Page 6 - 觀塘官立中學(源流第二期)
P. 6
第三頁 源流
給老師的一封信 「疫」間百態
1D 翁茵妍 2A 何敏莎
敬愛的胡老師: 人們總是期盼新年的來臨,然而一場疫情,無情地破壞了這歡樂的氣
由於疫情關係,農曆新年假後一直停課至今,我們的 氛。城市一片愁雲慘霧,戴著口罩的人們沉重地呼吸着。疫症像一張巨網,
生活大受影響。與老師和同學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非常 撒在世界每一個角落,人們無處可逃,更無情地被奪走生命。這,就是二零
掛念! 二零年的序幕。
停課期間,因為不能出門,限制了我的日常活動。於 疫情下,我們猶如坐牢般每天都要留在家中,過著倒模式的生活。看著
是,我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做了一些利於我日後發展的事 電視新聞,一堆堆無情的數字,一條條失去的生命,無不讓人惋惜、絕望。
情。我把本來用於玩樂的時間用來練習古箏和溫習樂理, 大街上冷冷清清,昔日車水馬龍的地方變得人煙稀少。人們人心惶惶,四處
以應付在五月三日舉行的樂理考試,更希望能為明年考取 搶購口罩、清潔用品、食物等。
古箏八級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我也加強了學術科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不能在學校上課,開展了網上學習,這種顛覆了
目的溫習,以便能追上落後的進度。雖然我的生活十分充 傳統教學的模式意味著我們要靠自己去克服遇到的困難。疫情或許打亂了我
實,但我依然十分想念在學校與同學們努力奮鬥的日子, 們的生活節奏,但也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審視未來的機會。日出和日落,譜出
和專心聆聽老師講學的課堂。每天我都會想起校園裏的點 人生的變化。家人之間多了相處的時間,增進了彼此的溝通,這或許是疫情
點滴滴:同學們的嬉笑聲、上課時的悄悄話、老師們的教 中的「小確幸」吧。
誨……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的我心中,揮之不去。 人們舉著放大鏡,在疫情中看盡了人間百態,有人逃避責任,有人逆流
最後,我真的希望醫學界能夠早日研發出治療新冠肺 而上,這一切無疑是對人性的考驗。災難是一面鏡子,當它到來的時候,總
炎的疫苗,讓市民不再戰戰兢兢,安心地回到工作和學習 能讓我們分清人性的善惡。它照出人們真正的靈魂:卑劣者更顯醜陋;高
的崗位,回復正常生活。老師您也要好好保重身體! 貴者更顯高貴。當中最偉大的莫過於醫護人員。他們只是平凡人,卻有一顆
溫熱、執著的心。他們筋疲力竭地治療病人,雙手疲累卻仍未停下。再多的
敬祝 讚美之辭,又怎能道盡你們的辛酸?這世上本沒有超能力的「白衣天使」,
身體健康 學生 那只是人們對你們的期望罷了。「芸芸眾生,誰不愛惜生命?」你們挺身而
翁茵妍敬上 出,雖然光亮微弱,但卻沒有放棄向黑暗挑戰。
四月三十日 危機中,往往孕育著希望,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
到來,原來每一個可以自由出行的白天及安然入睡的夜晚都極其珍貴。疫情
親情的可貴 終會過去,定格成一個蒼涼的數字。我們在等,世界在等,等著重新按下
播放鍵的一刻。而在這次疫情中,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
3A 李璟怡
回想起停課的這段日子,除了每天上網上課堂及寫作 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
業外,就是玩手機遊戲,天天如是。要數最大的得著,莫
過於跟母親關係的改變。 疫情下的點滴與反思
記得有一天,我偷偷地觀察母親在廚房裏幹活,只見 5A 蕭銘杰
豆大的汗水緩緩地從她的額角落下,當我靠近她時,卻被 歷經四個多月的停課日子,作為學子的我,終於再次踏足教室上課,原
她沒好聲氣地趕走,我只好一邊繼續默默觀察,一邊寫作 本熟悉的一切事物竟平添上幾分新意。這段日子彷彿只是一段短促而虛幻的
業。此時,才察覺母親在家裏總是忙過不停,由早到晚沒 經歷,但當中帶給我的反省和感受卻深深植根在我心裡。
一刻停下,在家抗疫的日子,母親的工作量更是有增無 相信大家在疫情下都養成了一個新習慣,就是每天都留意一下本港及世
減,我卻沒有幫上一點忙。過往,我只會埋首於學習裏, 界各地的疫症確診人數,為數字的轉變或擔心或釋然。一月以來,各地的確
不曾注意過母親的辛勞,記得一次,我正忙於做功課,她 診人數由數十上升至數百、數千、數萬、數十萬......數字背後除了表現了各地
走來問我事情,我被問得不耐煩,向她大吼了一句:「不 醫護人員的付出和汗水,也讓我看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力;醫用口罩成為每個
要吵我啦!」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慚愧不已,我試圖去為 人的日用品、搶購品。彷徨、憤怒、緊張等負面情緒不免出現在心裡,但這
平時的無禮道歉,母親看似沒甚在意,嘴角卻溢出一絲寬 些更令我體會到「活在當下」的重要,生命、世事無常,一些習以為常的人
慰,看到她頭上那一絲一絲不明顯的白髮,我才感受到時 與事,可能轉眼間變改,因此,我們更應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愛,不要留
光過得飛快。 下任何遺憾。平日多和家人相處,多去了解和體諒他們,有時候一句關心的
疫情下,讓我反思親情的可貴,學懂珍惜眼前人的道理。 說話,已能帶給父母莫大的快慰和暖意。
除了人際相處外,學習模式的改變也一洗我對上課的觀念和想法。我從
疫情百日 發憤自厲 沒有想像過中學生涯的某一段時間,我會隔著手機或看著電腦屏幕和熟悉的
4B 李穎琪 老師和同學上課,固然,一開始我也曾不習慣和犯過錯失,但掌握過後,一
新冠病毒肆虐,對所有香港人都造成很大衝擊,作為 切又重上軌道。雖然線上上課有很多限制和局限,但無可否認,當中也有不
學生的我們,面對如此巨大的挑戰,何嘗不是一個磨練自 少好處,如更加方便省時,免去了往返學校的路程和時間。或許隨著科技的
己的好機會呢? 普及和智能化的趨勢,這種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的上課模式,將在未來流行
近三個月的網上學習,有別於常規的上課,課堂節數 起來也說不定,畢竟數十年前的學生也沒有預料到,現今的教室會出現各種
大大減少,令學習進度大幅落後。而在家中足不出戶的 各樣的科技產物吧!
我,卻不禁放縱自己,總是抵受不住手機的誘惑,沒有好 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知同學們有否善用停課的時光去
好備課,並開始變得懶散,漸漸失去學習該有的心態與節 學習和充實自己?慚愧的是,很多時候,我總是抱持著:「明天還有時間」的
奏。當我看見即將應考文憑試的姐姐依然奮力溫習,在家 想法,致使我在不知不覺間浪費了很多時日。直至踏足校園的一刻,我才醒覺
中努力作最後衝刺時,我頓時倍感羞愧。中六學生面對著 自身的淺薄和自欺欺人,然而,俱往矣,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在此亦寄望
考試一次又一次的延期、中英文科口試的取消,還有各種 我校同學在往後的日子善用光陰,為自己的理想和未來重新邁步。
不確定的變數,所承受的壓力必然十分大,但他們始終堅
定不移,勇往直前,只為準備已久的考試,實在值得敬佩
和學習。反觀自己,卻任由自己沉淪,難度中四學生就可以如此縱容自己嗎?
在疫情的陰影下,我們可能會迷失放縱、失去動力,但不論學習、工作和人生,都會出現意想不到又前所未有的難
關,正正是這些出乎意料、突如其來的挑戰,才使人懂得反思而力爭上游,所謂「經一事,長一智」,我決定要好好克
制自己,保持努力不懈的心態,把握時間重新追回落後的進度,在逆境中蛻變出更美好的自己、邁向更光明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