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香港學生輔助會
P. 30
新來港的媽媽
案主:
阿梅,女,33歲,家庭主婦
求助原因:
案主與兒子來港生活,與夫團聚。但因未能適應香港生活,感到前路茫茫。
駐校社工介入工作:
運用正向心理學的手法,引導家長多正面看事情,常懷感恩的心。
帶女兒上學、接兒子放學,還有家中一堆做不完的家務,似乎就是阿梅一整天的生活,再沒
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了。阿梅在內地工作時認識了往內地公幹的港人丈夫,二人結婚後生下兒
子。由於當時阿梅沒有居港權,故此她和兒子留在內地生活,丈夫一個月回內地探望她和兒
子兩至三次。這段日子,阿梅感到自由自在,因為與丈夫並不常見,丈夫待她如公主般愛錫
她,二人沒有多大的磨擦。
來了香港定居後,一切也發生了變化。阿梅與丈夫共同生活在斗室中,二人多了時間相處,
丈夫反而不再如以往對她百般遷就,二人也經常因為生活上的小事有不同意見而發生爭執,
連乘搭甚麼交通工具的方法也可爭拗一番。加上阿梅在香港沒有任何親朋,只好愈來愈倚賴
丈夫,丈夫對她的倚賴自然逐漸生厭。
在一次幼稚園的家長講座中,阿梅認識了駐校社工,她把自己的困境和社工分享,希望尋求
一些意見和支援。社工運用正向心理學中的元素,引導家長學習正面看待事情,並且每日在
日常生活動中記錄一些值得感恩的事情。嘗試一周後,阿梅表示自己覺得輕鬆了很多,也發
掘了很多以往被自己忽略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買魚,丈夫總會叮囑阿梅去某一魚檔選購,但阿梅卻不接受意見,認為丈夫提議
的魚檔又骯髒又位置不便。有一次,她抱著嘗試的心態去那魚檔買魚,發現那魚檔的魚又新
鮮,價錢又合宜。原來,當別人給予自己意見時,不妨抱著願意嘗試這正面的心態,可能會
有驚喜的效果。她也學習到放下自己的執著,發掘身邊人美善的一面。
經過社工的鼓勵,阿梅開始積極參與幼稚園的家長活動,包括家長義工訓練小組和親子溝通
小組。她更開始接觸社區,透過參與區內團體舉辦的跳舞班和烹飪班,認識到很多新朋友,
從而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信心也增強了不少。
現在每逢假日,阿梅一家人都很珍惜周末相處的時光,會一起外出享受大自然風光,或會乘
坐港鐵及到不同的博物館參觀,讓兒子增廣見聞。
原來,當生活感到困苦時,只要抱著正面的心境,定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