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香港學生輔助會
P. 29
幼稚園輔導個案工作分享
މڭღࡈࣩӷᒯdהϞࡈࣩΤοѩމʷΤ
看不見的感受
案主:
晴晴,女,四歲三個月,就讀幼稚園低班
求助原因:
案主於幼班時被診斷患有語言發展遲緩,情緒常因表達困難而有波動。
駐校社工介入工作:
為案主提供以遊戲治療作手法的輔導工作,疏導及學習管理情緒。
「哇哇……哇哇……」,在商場中的遠處,傳來震耳的哭聲,原來是晴晴想媽媽帶她去超級
市場,卻說不出自己的意願,只能指手劃腳,媽媽完全不明白她想怎麼樣,不斷問晴晴「你
想怎樣啊?」媽媽愈是問,晴晴愈是感到不明白,便大哭大叫起來了。這個尷尬又心酸的情
景,已是無數次發生在她們的身上了。
透過幼稚園班主任的轉介,駐校社工開始接觸晴晴和她的媽媽。媽媽表示晴晴在幼班時已被
診斷患有語言發展遲緩,她的詞彙數量較同齡的少,運用句子會感到十分困難,很多時候因
為不能表達心中所想,只能用動作或哭鬧的表現讓別人明白。現在每隔數個星期,她都會接
受言語治療訓練,詞彙數量比之前的增多,也開始掌握運用簡單的句子,這一點的進步已令
媽媽鬆一口氣,感到無比的恩惠。但是,仍然困擾著晴晴的是她常起伏不定的情緒,縱然她
的語言能力有進步,但每當遇上別人的不理解,又或她在表達自己時遇上困難,她的情緒便
會再次波動,久久也不能平伏。這不穩定的情緒,讓家庭氣氛變得緊張,家人間很容易因小
事爭執起來,看見大人爭執的場景,晴晴又再次哭叫了!
於是,駐校社工為晴晴提供了十二節以遊戲治療作手法的輔導工作。在最初的第一及第二節
時,因為晴晴對玩具和駐校社工都不太熟悉,開始時總會哭鬧一段時間,或只是站著觀察周
圍的環境。從第三節開始,晴晴逐漸會拿起玩具玩,社工一邊在她旁用說話反映她的動作和
情感。晴晴在第五節時終於開始說話,說出心中所想。在旁觀察的媽媽都感到十分驚訝,女
兒竟然在玩樂的過程中說話了。
經過十二節的遊戲輔導後,媽媽表示晴晴的情緒比以往穩定和開朗了很多。過往,她經過麵包
店看到自己心愛的麵包時,一定會二話不說便衝過去,用行動向媽媽表示想吃麵包。如果媽媽
不肯買,她便會躺在地上強迫媽媽屈服。現在,她懂得向媽媽表示:「我想食麵包!」更懂得
等待店內沒有太多人時才進入店鋪,這個懂得表達自我及有耐性的表現簡直是一大進步啊!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