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香港學生輔助會
P. 34
專業合作 走過難關
案主:
子君和子晉媽媽,兩名就讀幼稚園兒子的媽媽
求助原因:
媽媽自兩名兒子出世後便患上抑鬱症,情緒的困擾使她在
照顧兒子上變得無力。
駐校社工介入工作:
協助申領綜援,以安頓媽媽的經濟困難,並緊密留意媽媽
的情緒和提供支援。
幼稚園的電話響起了,原來是子君和子晉媽媽打來的電話,媽媽說家中有事故為兩名兒子告假
一天。這已是連續第三天的告假了,媽媽微弱的聲線引起接線職員的關注,社工接過電話後關
心媽媽的狀況,發現媽媽患有抑鬱症,因病減低了生活的動力,連帶兒子上學也感無力。
幼稚園校長和社工決定就此情況前往子君和子晉家進行家訪,當校長和社工進入屋內坐下
時,媽媽便開始哭起來。在哭泣下,媽媽說出近來丈夫離開了家庭,還欠下一筆債務。因為
丈夫一直是家中經濟之柱,故頓時失去經濟依據使她徬徨無助。再者,自她誕下第一名兒子
後便患上抑鬱症,情緒困擾一直纏繞著她,並需要定期服藥穩定情緒。故此,丈夫離開的打
擊,令本來已有情緒困擾的她再陷入情緒低谷。
社工為解決媽媽及兩名兒子的生活所需,立刻轉介媽媽申請食物銀行及綜援資助。同時,在
取得媽媽的同意後,駐校社工與一直跟進媽媽個案的醫務社工聯繫,以獲得專業層面上的意
見,並在媽媽接送兒子時,密切留意她的情緒狀況,以及從兒子的上學狀態觀察媽媽的親職
照顧情況。
媽媽的經濟問題得到援助後,情緒也因此穩定了不少,不過在照顧兒子上,仍然是經常失魂
落魄,例如弄錯兒子穿運動服上學的日子、忘記簽妥回條、上學偶有遲到。但是,這些情況
已比之前經常缺課好得多了。而且,媽媽願意接受社工的竟見,有效管理及提醒自己完成任
務,失去生活動力的問題逐漸改善,兩名兒子的學習也能跟得上進度。
其實,駐校社工在處理個案工作時,很多時候案主本身已有一些社工或專業人士在跟進,例
如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醫務社工、精神科醫生等。只要互相緊密合作,駐校社工必能
發揮最大效用。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