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
P. 12
度過了學生時期的校長,明白到努力學習固然 職信,結果只有兩所學校請他面試,就這樣,校長在
重要,但若掌握錯誤的學習方法只會事倍功半,因 我校服務了二十一年。他坦言做老師是一個很大的突
此,擁有不少學習經驗的校長為莘莘學子推薦了幾項 破,他更嘗試跳出了自己的安全區域,接受了不同的挑
學習技巧,以勉勵後學。第一,要懂得合理分配時 戰,最終發掘到自己的潛能。話語至此,我們領略到遇
間,製定個人生活作息的時間表。第二,避免積累專 事要做到「三不」的原則:不怯、不棄、不怨。向未
案,爭取即日清除。第三,要履行事先備課,專心 知的前路奮勇前進,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碧海藍天。
上課,再作複習的學習原則,加深記憶之餘,亦可以 校長認為學習和處事的態度應是一樣的:遇到困
省下不少時間。第四,勤做練習,我們可以通過做練 難時,不要放棄。俗語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
習題測試自己,以掌握課題重點,從中瞭解個人強弱 八九」,遇到難事,也許是一樁幸事。他認為每個人
以求突破分數。當知識打得根深蒂固,便成為基礎, 都應有一把量度困難程度的尺子,放眼於可以解決的
日後不需要複習也可以倒背如流。一般學生打著「初 問題,不用多想無力阻止的事,例如生死。談起這個
中求安心,高中求領悟」的學習念頭,不能說完全是 沉重的話題,令他想起二零零二年父親遭遇車禍成為
錯的,隨著年紀漸長,年級越高,所承受的壓力也 植物人一事。當時他沒有因遭遇這次的打擊而黯然神
會相應增加,自然是趁著還有空娛樂一番,但如果 傷,而是振作起來,反倒令家庭凝聚力上升不少,這
能一心一意地學習,也許以後就不用那麼吃力了。 正是因為他得知凡事
談起未來的打算,校長提到中五時期他的宗旨是: 皆有好壞,並非全
乞食都不教書。原因是他性格含蓄,而且當時眼見部 黑,出現影子也是因
份學生對老師的付出一絲都不領情,認為成為老師是 為有光的存在。校長
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而在中六時期,一件事卻改變 想起解決問題時,要
了他的想法,也成為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 成為學 懂得跳出局限你的框
生輔導員。當時校長發覺原來幫助別人解決困惑、領 架,不要覺得自己很
悟知識是那麼的有趣和滿足,說是幸福也不過如此, 可憐,看看自己陪伴
這正改變了他對成為老師的印象。大學二年級的他曾 左右的家人、朋友,
在小學代課,可是由於學生質素較差,他便開始懷疑 靠著他們的肩膀,他
自己當初的選擇,在糾結的最後,始終放不下對成為 們會陪你一起哭,與
教職員的熱誠。再加上有足夠優異的成績,和不同範 你一起度過危機。
疇的活動經歷,例如擔任基督徒團契團長和校友會主 境隨心轉,境況如何
席,玩樂學習兩得意之餘,亦成為入職的憑證。但他 取決於心態如何。
在入職的路途上卻波折重重,不幸當時正值經濟低迷 相信每個人都有
時期,而且難以獲得教席,大學四年級曾多次投寄求 一個對自己影響至深
的人。而影響校長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