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順利天主教中學(校訊2019年11月)
P. 9

九龍地域優秀學生

         觀塘區傑出學生  3D  盧佩珍



           回想當初老師推薦我去參加「觀塘區傑出學生選舉」時,我受寵若驚,皆因自己既不
         是「學霸」,也沒有特別亮眼的課外活動表現,擔心還沒有能力代表學校參加選舉。老師
         立刻給我定心丸,說評判除了看重學習成績外,更在意學生們的個人才能,還有能否跳出
         思維模式的固定框架,他對我充滿信心。有賴老師和同學的鼓勵,我鼓起勇氣,抱著「不
         妨一試」的心態去報名。
           參加初選時,我需要撰寫自我介紹文章及整理個人履歷,這過程促進了自我檢視。回
         想過去三年所參加過的不同活動和當中的收穫,我發現自己以往的不足正在漸漸地改善,
         也意識到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出乎意料,我有幸進入第二輪的決選。在個人面試中,評判主要觀察候選學生對社會
         和社區的了解,以及在不同的課外活動裡的得著和反思。至於小組面試則考驗人與人之間
         的溝通能力和領袖才能,我遇上來自不同學校的優秀學生,大家都積極踴躍地發表意見,
         渴望能展示自己的才思。
           當初那個「不妨一試」的我,到底還是全力以赴了,那是對主辦單位的尊重。皇天不
         負有心人,我最終獲得「傑出學生」的名譽,對我來說,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勵。
           日後,我會繼續努力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鍛鍊自己,同時寄語各位順利人勇敢踏出
         自己的舒適圈,挑戰不同的活動,發掘潛能,有所成長。




         醫院實習體驗  5D  林小珊



             踏出瑪麗醫院的正門,短短兩星期的體驗活動終於畫上完美的句號。種種浮現在腦海的深刻經歷和回憶,卻不會隨時間而逝去。
             其中,最讓我感新奇、難忘的是與醫護人員經歷一場手術的始終。一開始,我需要「全副武裝」—換上手術室專用的衣服和保
         護罩,才能進入手術室,以免把身上的細菌帶進去。我們原本以為每一場外科手術只由外科醫生負責,但事實卻非如此。除了麻醉科
         醫生在現場進行相應的麻醉程序,也需要不少護士的協助,如擺放病人的身體姿勢以方便醫生切割切口,整個手術才得以順利完成。
         而手術的長度取決於其複雜程度和涉及的器官和位置,例如一個簡單的腫瘤切割手術耗時甚久,可能因為附近有重要的血管(如輸送
         營養的血管)。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一場手術是一個胃繞道術(減肥手術),親眼看著那一個個從前只在書本內看見的器官、病人滿腹的脂肪、尚
         在蠕動的腸器—比起書本,眼前的畫面使我更清楚人體的結構,以及不同人體的情況。在手術過程中,我倆僅僅站了兩小時,已經
         開始覺得腰酸背痛,恨不得躺在地上休息一番,而在看著那一邊站著,一邊進行了一整天手術的醫護人員,卻依然不覺任何辛苦,這
         使我更尊敬和佩服他們!
             人們總說醫院是一個晦氣的地方,彌漫著死亡氣息的地方,我想這有點以偏蓋全。這裡應該是一個讓人感到欣喜,同時又帶來悲
         痛的地方吧。在每一場手術完畢後,走到外面,看著在門外不斷顧盼忐忑的家屬們,在聽到醫生告知親人無礙後的如釋重負;在門診
         內,得知丈夫的患上惡性腫瘤後的慌亂……我們看不見誰掌控我們的生死,這「看得見」的判官,大概就是醫生吧。





                                                 5D  甘麗琪


                                                     十天的體驗中,主要的活動就是站在醫生背後,經歷他們的工作—看症、巡
                                                 病房,還有替病人進行檢查和施手術。說到最難忘的,必定是親眼看見醫生剖開
                                                 病人的肚子,親眼目睹一顆心臟在跳動,伸手便可觸及。
                                                     在門診的時段中,雖然看不見病人鮮紅色的內臟,沒有視覺上的衝擊,但醫
                                                 生與病人的交流卻同樣令我感受深刻。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有見醫生的經驗,
                                                 但我還是頭一回在醫生房內坐上數小時,以另一個角度體驗「看病」。專科診所
                                                 內,看診不只是單純的詢問病人的症狀,更要了解病人的起居飲食、與家人的關
                                                 係、心理狀況、職業……就像是照顧自己的孩子。此外,營養不足夠會阻礙病人
                                                 的康復進度、確保病人手術後有家人的照顧等,這一切都需要醫生的關注。
                                                     換個角度,病人的反應令我對生死有更深的感悟。在一名年輕女子的言談
                                                 間,我能感受到她的積極樂觀,沒有絲毫經歷痛苦癌症治療的痕跡;一名精神開
                                                 朗的伯伯分享他每星期都會做不同的運動,沒有人會想到他竟百病纏身;一名婦
                                                 人被告知確診癌症後,她不斷詢問醫生會否有誤診的機會,更提出要把所有檢查
                                                 再做一遍。人總會面對死亡,假如有一天我真正與死亡靠近,我又會如何面對?
                                                 這次活動不但讓我對醫護工作有更深的認識,亦讓我有更大的動力追尋夢想。


                                                                                                                 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