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順利天主教中學(校訊2019年11月)
P. 6

海外體驗學習




                          韓國朝聖之旅


       這次朝聖團,我們到了不同的聖堂、博物館、殉道地參觀。每一個
       地點的展覽和背後的歷史都非常吸引,令我收穫不少。

       我們到過許多聖者殉道的地方。例如在海美殉道地和松山殉道地,
       那裏有很多殉道者被殺歷史的展示品,如受迫害時用的刀、遺骨
       等。而在松山殉道地,則有導遊為我們講述聖人金大建神父的一生,還有韓國天主教教
       會的發展。朝聖過程中,殉道者對天主的忠誠,為了信奉天主而寧死不屈,殉道者們的
       行為使我心生敬佩。

       另外,我們亦親身體驗當地人敬拜天主的情況。在南陽聖母聖園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
       是彌撒,我從未參加過如此大型和嚴肅的彌撒,每位信徒也專心致志,虔誠地向天主祈
       禱,讓我深深感受到信徒對天主的熾熱;在明洞主教座堂,看見了一座歌德式建築的教
       堂,從前只能在書本上看見的相片如今居然屹立在眼前,不禁被他的氣勢懾服。

       天主教亦與韓國的人民和歷史緊緊連繫,我們在天主教安法高中,認識了不少韓國學
       生,亦從交流中知道了不少韓國的文化、教育制度等生活情況,儘管言語溝通存在隔
       膜,但他們熱情的招待讓我非常深刻。而在戰爭紀念館則讓我能看見韓國的戰爭歷史,
       而最吸引的是在室外的大型展示品,包括:戰略轟炸機、戰鬥機、坦克和飛彈等,而最
       深刻的是在其中一艘船上看到不同的子彈孔,這使我聯想到:前人的苦難,成就了我們
       今日的生活。
       這次朝聖團,讓我了解韓國天主教的歷史和由來,同時看見不少殉道者的誠心和毅力,
       為了追求理想,不惜犧牲性命,若果沒有殉道者的行動,也不會有各地的天主教會,我
       們更沒有機會接觸天主。而我在這次朝聖團中,我不僅認識了更多朋友老師,亦學會了
       勇於發言,不論在面對老師時、和韓國交流生交流時或在聖堂帶領祈禱,都比之前大有
       改進。我期望仍有機會參與下一次的朝聖團,學習更多天主教的道理。
                                                                         3B 鄭樂瑤

                                  馬來西亞地理考察團



                     在復活節,我們地理科的同學參加了馬來西亞                        在晚上,我們也跟隨當地導遊走進雨林深處,在路途中看
                      地理考察團,參觀了不同的自然地貌,例如瀑                       見各種從未見過的生物,例如蛇、蜥蜴和各式各樣的昆
                      布、洞穴等。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                       蟲。透過電筒的燈光仔細觀察四周的環境,未知的好奇壓
                      在熱帶雨林的生態旅遊。生態旅遊是利用當地                       下心中的害怕,尋找與眾不同的動植物,為發現每一種生
                      自然資源,以熱帶雨林的自然環境為景點,展                       物而驚喜。導遊能道出每一種動植物的品種類屬,以及種
                      示當地土著如何依賴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的                       種相關知識。我們盡量不打擾雨林的生物,透過觀察去欣
                     生活。                                         賞他們。置身雨林探索新奇之處,這正是生態旅遊引人入
                                                                 勝的地方。
                 我們從水路前往土著居住地,他們用寬大的樹葉和樹
            枝搭建小屋,所有小屋都有一個共通點,便是沒有大門,                            其實,香港也有不同的地形環境,從高山、河谷、海岸到
       入口只有幾塊布遮掩。他們仍在用柴枝生火,矮小簡單的鐵架的                              濕地等,自然景觀十分多元化,加強生態旅遊是一個有效
       水壺或鐵煲,便是煮食的工具。他們依靠打獵和採摘野果為生,                              利用及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例如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的六
       也有自己耕種和養雞、貓等小動物,在雨林中自給自足。                                 角形岩柱,已有逾億年的歷史;大澳獨特的漁村文化、西
                                                                 北地區濕地和紅樹林也有獨特的自然地貌。希望在不久的
       雖然我們也想像過居民的簡樸生活,但當他們展示只用竹片、竹                              將來,香港除了是「購物天堂」和「美食天堂」之外,還
       條和乾草堆生火,我們無不感到震撼—利用雙腳壓住竹片,再                               會因不同的自然地貌聞名於世。作為香港人,我會繼續探
       拉扯竹條摩擦生熱,不用一分鐘便能輕鬆生火,但當我們親自嘗                              索更多未知而獨特的地方,了解我們熟悉但充滿新鮮感的
       試時,連竹條都被扯斷也未成功!其次便是用毒箭捕獵,他們利                              家園,尋找和大自然互相依存的模式。
       用當地有毒植物的汁液塗抹在削尖了的竹子上,然後利用竹筒吹                                                                        5B 顏清濤
       出毒箭,操作原理看似十分簡單,但要命中目標卻難如登天,稍
       有不慎便會射偏,更不用談射中極速奔
       跑的獵物了,然而他們正是依靠這種原
       始的技法在雨林中捕獵,真令我們嘖嘖
       稱奇。

       經過一個早上的參觀和經歷,我們切實
       地了解土著生活的智慧,以及他們對大
       自然的尊重。雖然有捕獵的能力,卻不
       會濫殺動物,正因食物得來不易,他們
       對於動物也懷有感激之情,可見他們和
       大自然互相依存的意識。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