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38

感恩與迴響

             雖然羅師使用般咸道9A號作為校舍的時間前後斷斷續續,但校友們對此校舍的印象深

          刻,充滿了美好的回憶。談及般咸道校舍,校友們總是戀戀不忘,絮絮叨叨地說起旋轉樓
          梯、傅科擺、校園中的花草樹木等趣事。如校友江慧芬老師談及曾經上課的情形:「1976

          年讀三年制國文科的時候,我們是在般咸道分校上課的。一進入般咸道校舍,頓時感到像
          時光倒流,自己彷彿進入了50、60年代的場景中!最難忘的就是—那道很有特色的旋轉樓

          梯。」另外一位校友吳錫康老師也作出很生動的描述:「我們十多位同學在般官讀書的時
          候有很多難忘的回憶,校舍寬敞,很有空間感,而且充滿古典的氣息,綠意盎然的花草樹

          木,如詩如畫,同學們相處融洽,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校友們大概也依稀記得校中大
          門階前的花型噴水池與

          青蔥草地上,是同學們
          流連休憩之所。還有第

          11屆廖慶齊校友在草地
          上架起望遠鏡拍攝日環

          蝕的往事。以及那在花
          開時節綻放着朵朵紫紅

          色花兒的洋紫荊古樹,                   攝於70年代的照片中,仍可見洋紫荊古樹花開燦。                     1953年周 年(1893-1971年)出席
                                       (圖:馮源校長提供)                                  羅師的開放日(圖:香港教育大學
          臨風搖曳生姿的風采!                                                               香港教育博物館)

             校友會曾在2014及2015年兩次組織各屆校友到訪般官校舍,緬懷往日的校園生活,彷

          如回到年少時在校園中談笑風生的時光。雖然這校舍為羅師而建,因種種原因而暫停或未
          能在此辦學,我們對此有一種情深緣淺的感嘆。今年喜聞校舍被評為「法定歷史建築」,

          校友亦以此發源地為榮!
             筆者在2021年3月31日接受有線電視的訪問,在《小事大意義》節目中,古物古蹟辦事

          處職員描述校舍的設計,並且成為一級歷史建築的經過,般官校舍的環境和設施,筆者則

          講述羅富國教育學院使用般官
          校舍的經過,曾經在此讀書的
          校友道出校舍的優美的特色,

          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更令

          人欣喜的是在般官校舍讀書的
          學生,珍惜學習環境,並尊師
          重道,學業成績理想,令到學

          校受家長青睞,成為名校。                                            2021年3月31日有線電視的訪問




                             3.文化及建築保育的重要及保育教育及推廣計劃

              「以適切及可持續的方式,因應實際情況對歷史和文物建築及地點加以保護、保存和
          活化更新,讓我們這一代和子孫後代均可受惠共享。在落實這項政策時,應充分顧及關乎

          公眾利益的發展需要、尊重私有產權、財政考慮、跨界別合作,以及持份者和社會大眾的
          積極參與。」(文物保育網站:政策聲明)



      36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