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37

Echoes Towards Gratitude


           ✽回顧與前瞻



                羅富國教育學院與般咸道官立小學的未了情



                                                                               古學俊(1969羅師校友)



                                                        1.緒言

              本文由羅富國教育學院的發展歷史說起,並介紹它曾使用的校舍,包括已列作一級保

          育建築的般咸道校舍,即今天的般咸道官立小學,從而討論此類一級保育建築的特點及不
          同持份者的評價;最後討論文化及建築保育的價值及教育推廣方法。

              遠在19世紀後期,英國《古建築保護學會》 已提倡保護歷史建築物的完整性:「它啟
          發人們欣賞歷史遺物的深度,包括歷史遺跡及自然景觀如畫般美麗的特質。」

              香港土地供應緊張,加速城市發展,不少富歷史價值和具特色的建築,如:中環舊郵

          政總局、尖沙咀九廣鐵路總站等,相繼被拆卸。土地是香港罕有的資源,高昂的地價亦不
          利歷史建築的保育工作,令建築保育和城市發展難以取得平衡。不過近年民間的文物保育

          意識大大加強,對歷史建築的拆卸及改建事件非常抗拒,文物保育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
          在保留中區警署建築群、保衛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等事件中,我們清楚看到,市民非常重

          視建築物的歷史和建築價值,對今天城市的生活素質亦有所要求,他們認識到歷史建築是
          城市的重要地標,因此渴望保留。由於市民對保護歷史建築的高度關注,香港特區政府於

          2008年在發展局轄下成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負責統籌及推動香港文物的保育及活化工
          作,致力使香港成為優質城市,數月前,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險些被拆卸,再次引起公眾

          人士關注,最後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將它定為一級歷史建築。




             2.羅富國教育學院的發展及使用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般官校舍)的經過
            1935年,英國皇家督學發表的《香港教育報告》提出幾項建議,包括加強學校的課程

          內容,以及改善教師培訓。報告建議設立一所官立的全日制教師培訓學院。

            1938年,羅師先暫借醫院道舊國家醫
          院院長宿舍為臨時校舍,同時修建校舍。

          在烽火即將到來之考量下,首任院長羅威
          爾與工務局將地下室闢作為防空洞;至

          1940年啟用時迎來了盛大的開幕禮;後隨
          着戰火逼近,第一屆只有37名學生(收生

          48名)順利畢業。羅師隨即暫停辦學直至
          1946年復校,至1962年遷校沙宣道新校

          舍。原校舍由聯合書院借用至1972年遷
          出,後又為第二分校校舍至1994為止。
                                                                    1938年羅師在舊國家醫院院長宿舍開始辦學
                                                                      (圖:歷史檔案館(HKRS 08-09-229))

                                                                                             th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75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35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