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HKMA David Li Kwok Po College (PTA Newsletter)
P. 4

法
          「智」勝                                 寶



          Activities





               抗疫新興趣—行山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工作忙碌,若叫我們要忙裡偷閑,往往
            離不開「三寶」— 「食飯、睇戲、行街」。然而,隨著一                         萬宜水庫東壩—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波又一波的疫情爆發,似乎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習慣。我們一
            家人也不例外,在這段時間發掘了新的興趣,那就是行山。
            疫情期間,我們一家人走過不少山路小徑,例如大東山、麥理
            浩徑、獅子山等等……發現了香港除了有我們所認識的繁華
            外,還有其寧靜與優美的一面。上年十二月,我們到了位於元
            朗大棠的楓香林,沿途有不少遊人結伴成朋,在滿山紅林下展
            露著燦爛的笑容。我們也在紅葉下拍照一番,找到一個安靜的
            地方後,便吃過自製的便當,度過了一個悠閒的下午。
            這次疫情給予了我們喘息的空間,讓我們有機會接觸新的事物
            和嘗試另類的生活方式。假日時我們習慣走訪不同國家,欣賞
            別國的建築和風景,卻忘記了美麗的事物早已在身旁。然而,
            當我們在行山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環境,把自己帶來的垃圾
            清理好,才能繼續欣賞大自然的美呢!

                                                 Irene, 2P家長   日出「山」楓紅似火
                                                               註:  元朗大棠楓香林
                                                                   https://www.hkhselderly.com/tc/travel/scenic/377

                              農耕樂親情                                                 堅持不懈,



          許地山先生的《落花生》(見註)中,母親說:「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
          個月,居然收穫了。」看似一筆帶過,其實種植的過程是非常艱辛而漫長的。                                          樂觀向上

          去年暑假,我和朋友租了塊不大不小的農地,為了家人能夠吃上既新鮮又安全的蔬
          菜,我們開始了種植有機菜的準備。                                                        疫情期間,面對不停轉變的環境,
          一開始,這塊地上滿是雜草和石塊,僅是清理工作便費時費力。好在有了我們家裏三                                   挑戰接踵而來。由於小兒平時在放
                                                                                  學之後,很少跟同學聯繫,因此,
          個已高過我頭的生力軍加入。雖然大家都從沒接觸過農活,但卻非常賣力。頂著烈                                    他除了要密切留意學校的最新安
          日,清雜草、鏟石子、運碎石……。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們毫不言累,喝了水稍                                   排,也要安排一些居家的休閒活
          作休息,又再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埋頭苦幹,直到太陽落山。                                              動,保持樂觀正面的心情面對生活

          我們足足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把石塊完全清除,接著便是翻地、播種、澆水施肥,每                                   上的新挑戰。
          個環節都是那麽重要,沒有親身經歷,你不會知道什麽是下基肥?如何堆肥?什麽是                                   然而,經常留在家中不免會有些沉
          輪耕、休耕?什麽季節種什麽菜?學問可大著呢!                                                  悶,因此我們嘗試了不同的解悶方

                                             現在我們的菜田裏充滿豐收的喜悅:有                    法。疫情初期,我們放工回家,會
                                                                                  在晚上玩一會桌遊,解悶之餘增進
                                             不同品種的西紅柿、各式翠綠的沙律                     家人感情。但小兒不久就厭倦了,
                                             菜……羽衣甘藍是新寵,三色胡蘿蔔最                    他開始利用互聯網與同學聯繫,又
                                             是誘人,旱金蓮和金盞花是我們的招牌                    在遊戲裡認識了新朋友。
                                             觀賞食用花:一朵朵金色的花兒迎風起
                                             舞,令人滿心喜悅!                            空餘時間,小兒亦學習了不少課本
                                             新冠肺炎雖然讓我們暫時停下工作,卻                    以外的知識和技能。他開始學玩
                                                                                  扭計骰,由2x2開始,之後3x3和
                                             也給了我們機會和孩子們一起做農夫,                    4x4。我已經很久未見過小兒那麽全
                                             體驗「粒粒皆辛苦」的艱難。然而,當                    情投入玩一個小玩具呢。他甚至會
                                             收穫那些辛苦得來的果實時,內心又是                    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背程式,經
                                             多麽的雀躍和自豪!不知不覺,心中有                    過不斷的練習,鍥而不捨,慢慢一
                                             了更堅定的信念,不畏懼任何艱難,這                    分一秒的縮短完成時間。
                                             難道不正是「香港精神」嗎?
          作者手繪油畫《親子農地樂》
                                                             Kong Ha, S4S家長       希望他這次努力而達到目標的經驗
                                                                                  可以讓他明白堅持不懈的重要性,
                                                                                  並在日後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註:  《落花生》是中國近代作家許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作品,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                             時,用同樣的心態看待並實踐。
             生、議花生等事,記敘了作者小時的一次家庭活動和領受的教育。一賞全文可以瀏覽這道
             連結: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8%90%BD%E8%8A%B1%E7%94%9F                   Anita, S3E家長




    Pg. 4
    Pg. 4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