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HKMA David Li Kwok Po College (PTA Newsletter)
P. 3
心
學校 聲
From School
抗疫自強中的反思
ዝəɓϋεٙҤޥ˚ɿdɽɰϞܘεۃה͊Ϟ᜕ٙfνОҤޥʊʔΎอᒻdΪމɽʊሜІʉʿቇᏐəҤޥ͛ݺf
နနήdҢࡁᒱ್ʔఃᛇШேቇᏐəൖ྅ሙfϞԬΝኪቇᏐλԬdϞԬΝኪ͛ݺܛא٫ኪ୦୦࿕߉್ܘ८fٙϾ˲ᆽdΪᏐԣޥણ݄dɪሙᅼό
ձࣛගڌேࠅ࿂ϣЪ̈һҷi࿁ɓԬ࿕ܛձஈԫᅁ༰ЭٙΝኪdிϓܘεቇᏐѢᗭiਖ਼ءɢࢮٙΝኪdʔШᗭਖ਼ːၣሙdϾ˲Ϊމዹஈձ٤ඝ
ࣛගεəd͛ݺஈ̰છձ૿dЪࢹ૿dცࠅࣛගʲྼሜኪ୦ٙᅼόfӺdϞʡჿ̙Ꮝпࡈɛίྤʕʥঐڭܵᆀᝈጐٙ͛ݺ࿒ܓճk
͍Σːଣኪ(Positive Psychology)ʘ˨Martin Seligmanಀ̈dҢࡁٙҞᆀϞ60%ԸІ፲ෂձᐑྤd௵ɨٙ40ĈఱቦІʉٙܝ˂рɢf˼ઞীν
О༶ࣸ͜੶ධձהଢ଼ጐ͍ٙΣ᜕d̘ࠦ࿁ࠋࠦઋၫאዝfνОίቊ༾ྤʥঐܵጐٙڦׂձૐdጐࠦ࿁͛ݺʕٙᏀɢձܿfίϤd
ྒྷ༊͜Չʕֱ၅ชٙʞࡈʩ९(PERMA)ԸҬ̈ίҤʕڭ͍ܵࠦጐ͛ݺٙɓԬ઼㡯j
1. Positive emotions͍Σઋၫ 在一年多的避疫中,學生大部份時間都要強制在 在疫症初期物資短缺,全人類都到處搶購口罩、酒
有研究顯示,經歷正向情緒的人通常會更靈活及 家上視像課,家長無奈地讓子女接觸多了電子產 精和搓手液等物資;另一邊箱,卻有人關心陌生人
有創意地分析事件,想出更多可能性,更有效率 品,亦很難有效管理子女的上網時間,有家長以 和貧窮人的需要。他們呼籲其他人一同關懷別人,
作出嘗試並且運用不同方法去面對問題。經常保 致學生本身都很頭痛和擔心自己沉迷上網。「神 為清潔工、看更及長者等募捐防疫物資並到處分
持正向情緒,能在身、心理及社交方面,都能建 馳」這一點除了能帶來自身滿足感外,亦可以說 派。我相信這些人在疫症中做到點點幫助別人的好
立持久的個人資源,抵抗負面情緒的影響。 是一個人內在的需要。那麼,要減少依賴電子產 事,那種快樂,提供到足夠的力量去面對疫症的種
品使用及打機成癮,就要有一種或多種自己一個 種心理壓力和更有信心面對未知的難關。
對於突如其來的陌生又高度傳染的病毒,加上 人都可以投入參與、方便又有進階可挑戰的學習
SARS帶給我們的陰影,防疫物資短缺,大部份人 或活動。長遠來說,就是要學習至少一個可以在 同學除了和有需要的同學、鄰舍分享物資外,可
在疫症初期也很驚慌和到處搶購物資。如何能保 家單獨進行而又喜歡的活動,除了應付課餘消閑 以關懷自己的祖父母或認識的兒童及長者,教導
持正面基本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的情緒,接納自 的需要,更可建立專長及成功感。 他們衛生防疫知識,將自己昇華為施予者,絕對
己當下的情緒,並照顧好自己的情緒需要。外間 是抗疫時心態平衡的方法。平時養成關心別人和
的刺激會引發我們的情緒,但其實最真正影響情 家長、學生亦可以嘗試學習近年興起的繪畫曼陀 社區的習慣,除了個人的快樂外,亦會提昇個人
緒的,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和反應,只要我們管理 羅(Mandala)或者襌繞畫,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 自尊感和能力感。
好自己的心情,就不會被外界影響到心理健康。 事,根據心理分析學大師榮格(Carl Gustav Jung)
於1950年發表的理論,畫曼陀羅的過程,其實都 5. Achievementsϓఱช
在疫症中不能出外旅遊,很多人也幻想或找尋舊 是在接觸內心和整合自己,具有療癒功用,也因 一個人透過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會為自己所做
Facebook或IG相片,回憶過往旅行的開心片段, 此被廣泛地使用在心理治療中。在繪畫一個又一 的事情感到愉快並獲得成功感。有意義的成果,
這個雖然只是望梅止渴,但也能讓我們增加希望 個圓的過程中,重覆而專注的繪畫,可以讓不安 更能開發個人潛能。成就感的焦點每個人都不同
感和維持對未來的盼望,這些都是作為捱過困境 的心平靜下來,幫助我們感受到此時此地真實的 亦不須跟人比較。放在個人自身努力的過程上,
中的一些安慰劑,也為大腦暫時提供快樂的回 自己,有空間比自己慢下來圓滿的整合生命中的 能推動個人追求進步,產生自信及提升個人能
憶,都會帶來愉悅的感受。 和諧和混亂。除此之外,專注投入帶來的神馳和 力;達成目標後亦有成功感,成就感能帶給人快
滿足感也可以通過畫畫本身而獲得。 樂和滿足感,對抗生活中的不如意,有能力和希
反之,我們有時都像強迫症般不斷查看一些泛濫 望感,令人能忍耐艱難時刻,相信不如意的事是
的資訊或負面新聞,短時間又密集的資訊容易令 3. Relationshipsɛყᗫڷ 會過去的。
情緒受波動而焦慮不安,此時就要理智地意識到 擁有正向的人際關係,透過跟朋友定期接觸溝
十份新聞可能都是同一個訊息,只需認定及選擇 通、一同活動、互相關心及幫助,可以增加生活 由於改了上半日課或網課,同學都少了在學校活
一兩份可信的報章觀看,要懂得不要過度涉獵。 的快樂感,減輕焦慮和抑鬱的風險。建立社交網 動、運動會、服務、週會或學術上參與及表現自
要保持正向情緒都不容易,嘗試集中注意力在呼 絡資源,獲得朋友的聆聽、安慰、支持、鼓勵和 己的機會,以前多元化多姿多彩的學校生活暫
吸或身體感覺,讓腦海暫時休息,若習慣每日有 提醒來提升抗逆力,從中能加速了解自己的個人 停了,甚至連午膳跟同學輕鬆溝通的時間都沒有
10分鐘至30分鐘的靜觀練習,給自己的身心靈有 成長,透過學習互相欣賞來獲得認同,增加自 了,都令生活失去動力或變得呆滯苦悶。
獲得照顧留心的時間,有助情緒管理和保持正面 信。這些正向的關係使個人有足夠的能力面對困
心態。 難和逆境。 作為家長,在安全的情況下,和子女一同計劃並
訂立目標,進行另類學習,讓子女保持生活樂趣
2. EngagementsΌઋҳɝ 尤其在抗疫期間,若有朋友保持溝通聯絡,除了 和獲得成功感。例如跟子女一同研究行山或郊遊
美國心理學學者米哈里.齊克森 (Mihaly 互相支援抗疫物品及資訊,亦可以有人傾談商 路線,學習如何籌備安排活動,網上健體運動計
Csikszentmihalyi)提出當人全心投入做一些享受 量,互相支持渡過疫境。就算被困圍牆內或要被 劃,學習外語等。部份學生有表演慾或者口才了
和重視的事情,進入忘我的境界,忘卻時間外在 隔離,也能獲得朋友支援幫助,減低孤單感。事 得,他們會拍片放上網,做KOL(潮流達人/網
地點人物,一種強烈的全神貫注及處於最佳狀態 實上,有些朋友不多的學生在留家抗疫期間,沒 紅)或者Youtuber(頻道主持),其實都是一種
的經驗,稱為「Flow神馳」。這種浸醉於當前狀 有朋友找他,感覺像成了孤島一樣,有很強烈的 發揮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家長不要不知就裡就反
態會帶來個人的能量充沛和滿足感。獨自一人的 孤單感和被遺棄的感覺,情緒比較容易低落。 對,反倒抱開放態度,嘗試參與及協助子女發揮
活動可以是一些文藝活動如寫文章、看小說、繪 他們所長,跟他們討論訂定時間投放的長短和生
畫、演奏樂器或者投入工作等,亦可以是一些興 朋友對青少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未必需要高朋 活各項任務的優先次序,訂好界線,保持良好溝
趣如砌模型、砌圖、DIY手作、烹飪和健身等。 滿坐,但都總要有一兩個可以互相支持和互相陪 通,反倒能在適當時間可以引導他們討論是非黑
參與團體活動也可以有「神馳」的境界,例如參 伴成長。那麼,在疫情緩和受控之際,嘗試鼓勵 白及提昇解決困難的能力,達至個人成長。
與運動比賽、集體表演、集體遊戲和行山等。與 或安排子女參加多些校內的活動和組織,學習與
他人一同經歷非常專注投入的狀態,帶來莫大的 人相處溝通,多些機會認識到好友,實際上,人 防疫一年多,生活都被打亂了,被困在家不能旅
滿足感。 類都有其正常情感依附(attachment)或獲得歸屬感 遊外出。生活受制於限聚令、口罩令、「安心出
(sense of belonging)的需要。 行」等,突然少了自由和生活選擇。但我們說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日以繼夜的忘我地玩網絡 「危機」—有危就有機,用這五個原素來提醒自
遊戲(打機),因為這是一種足不出戶、很方便 4. Meaningsจ່ 己,幫助我們保持正向思維,多儲備成功經驗,
又有互動、容易達到高度專注、帶來興奮和神 有意義的人生讓人投入生活及感到有價值,主動 從困難中仍保持樂觀開心、能屈能伸、懂得盼望
馳的活動。不過當中還有另一些不自覺的打機原 關懷他人的需要,實踐正向的人生意義。不同的 和相信自己。長遠來說,都是在儲備能力面對將
因,例如是逃避困難和不安的情緒,跟朋友保持 研究均指出,當尋找到人生方向及生命意義時, 來未知的逆境。
共同話題等。當然打機因為太方便,亦較容易成 有助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提升生活滿意度和
癮,影響學習,正常生活和產生情緒問題,較多 幸福感,擁有較強的抗逆力去面對壓力和困難。 學校輔導員
負面影響。 吳艷芬姑娘
參考資料:
• 香港正向教育 (Positive Education Hong Kong)
• 自然療癒花園 Natural Healing Garden
• Positive Education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ity University
Pg. 3
Pg.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