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大舜基金(十周年紀念特刊)
P. 146

實現碳中和目標—大灣區作為亞熱帶
                                                               地區摩天、高密度城市的典範


                                                               國家承諾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作為大灣區的主要城市,香港亦
                                                               承諾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目標。

                                                               對於亞熱帶地區高樓大廈密集的城市,要達到這個目標極具挑戰。時
                                                               至今日,全球未有其他城市掌握解決這個複雜問題的方法。
                                                               中國與亞太區其他國家一樣,正面對加速的城市化步伐。預計到2050
                                                               年,全球的都市人口將有60%在亞太區。摩天高密度型城市將必定成
                                                               為規劃現在和未來城市的楷模,而正過渡到碳中和的大灣區城市,將
                                                               可借助其經驗為全球制定寶貴的碳中和路線圖。
                                                               要實現碳中和,建築業責無旁貸。在香港,建築物的碳排放量佔本港
                                                               整體營運碳足跡60%以上。

          陳永康博士工程師,                                            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目前正在進行名為「邁向淨零」的計劃,而香港
                                                               亦致力向本地建築業提倡有關措施。此舉亦為大灣區的建築業提供絕
                                                               佳的合作機會。
          太平紳士                                                 我們推行計劃的策略包括 1)減少能源消耗、2)在工地提供可再生能
                                                               源、3)降低電力供應的碳強度,以及4)碳抵銷。
                                                               香港是大灣區首個真正現代化的城市。我們的建築設備工程師在設計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執行董事                                       和操作大型建築設備系統方面,是公認的最高國際標準。近年,發展
                                                               商在提高建築能源效益方面亦有顯著進步。最近一項調查顯示,香港
                                                               許多建築物的能源效益已提高了30%至40%。這有賴香港特區政府早
          陳工程師被業界視為建築物能源效益專家。他進行了許                             在2015年,便啟動了重新校驗樓宇能源效益的措施,並將其歸納於氣
                                                               候行動計劃,其領導角色功不可沒。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在2018年推動
          多有關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益的研究,其工作亦獲得多項                             香港和境外七個組織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和香港機
          國際大獎。                                                電工程署,共同將重新校驗的措施推展至大灣區。
                                                               重新校驗不單能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益,而且成本低,長遠來說,更有
          早於1995年,陳工程師在創立香港綠色建築的評審工具                           助建築業從經驗型的能源管理模式轉變為知識型的能源管理模式。數
                                                               碼轉型勢在必行,而事實上,大灣區城市已是這方面的全球先鋒,機
          上擔任重要角色。及後,一直在香港和國外的可持續建                             會無限。
          築領域發揮領導作用。2021年7月1日,陳工程師獲世界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現時在研究和生產方面已擠身世界領先地
          綠色建築委員會任命為亞太區域網絡主席。
                                                               位,能令大灣區更多工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
                                                               在電力供應碳強度方面,香港配電網的跨境連接將有助降低香港和其
          Ir Dr Cary Chan, JP                                  他大灣區城市在供應方的碳強度,加上香港一直在中國內地投資可再
                                                               生能源或核電站,預料這種合作模式將比以往更為重要。

          Executive Director of Hong Kong Green                在碳抵消方面,中國是最早實施碳交易的國家之一。現時有許多項目和
                                                               計劃都符合碳信用額的資格,香港建築界可從內地購買這些碳信用額。
          Building Council
                                                               上述所有措施僅與減低整體商業碳足跡有關,要「邁向淨零」,建築
                                                               界還須考慮碳的整個生命週期,即隱含碳也需要列入考慮之列。
          Ir Dr Cary Chan, JP is a professional engineer and is
          currently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Hong Kong Green   因此,低隱含碳的綠色產品市場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方法。香港
          Building Council with the vision of driving the green   的綠色產品市場目前並不活躍。在需求方面,發展商對全面實施綠色
          building agenda for Hong Kong.                       採購政策承諾不足,主要原因是市場上缺乏選擇,而他們的採購政策
                                                               多數要求至少三個選擇作比較,才可作出決定。此外,綠色產品大多
                                                               成本較高。如果大灣區的建築業能實施綠色採購政策,並提供綠色產
          Cary is regarded as an expert on building energy     品需求的資訊,我相信中國內地的供應商將能為大灣區甚至全球各地
          efficiency by the industry. Cary has carried out a   的綠色產品市場提供足夠的貨品。
          lot of researches relating to the enhancement of     香港在其他領域取得的進步令人鼓舞。例如,香港積極發展其國際綠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Up to now, a number of   色金融中心的角色,擁有針對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及其他融資工具完
          his work have won international awards.              善的發行程序,能加快綠色產品上市進程,令其供求市場更趨完熟。
                                                               綠色金融還將為發展商提供更低的資金成本,以鼓勵他們建造更具能
                                                               源效益的建築物。
          Cary played a key role in establishing Hong Kong’s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tool back in 1995. Since   展望將來,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已就「邁向淨零」制定全新策略,這包括:
          then  he  has  been  playing  a  leadership  role  on   •  建立目標設定系統,讓業界了解如何實現低2ºC的建築目標,協助他
                                                                們制定實現目標的路線圖。
          sustainable buildings within Hong Kong and abroad.   •  舉行針對未來建築和改良現有建築的「邁向淨零」構思比賽,鼓勵
          He’s been appointed as the Chair of World Green       專業人士建立解難能力,以協助客戶解決問題。
          Building Council’s Asia Pacific Regional Network on   •  舉辦「邁向淨零」國際會議,與世界各地相類似的城市分享經驗和
          1 July 2021.                                          心得,展示我們的成就,同時履行我們作為全球公民在氣候變化方
                                                                面的責任。
                                                               •  展開研究項目,令業界持續關注不斷變化的挑戰,尋求新的解決方案。
                                                               總括而言,若大灣區城市能夠參與其中,一定可以發揮其全球領導
                                                               作用,成為其他地區摩天、高密度城市的典範。
    144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