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69
Echoes Towards Gratitude
學院的教育理論, 我提升我的說服力,過去16年我在無止橋慈善基金管理和指導了60
個項目,其中構建了52條鄉村小橋,個人更涉足國內遍遠山區,到訪了其中56個中的13個
少數民族,他們分佈在甘肅、陝
西、四川、貴川、雲南和廣西等山
區,也有機會接触17間香港和國內
著名學府志願學生團隊,教導技術
和管理學問,特別人生團隊和項目
的管理,教導同學做事不要事事計
較,特別和別人比較,更重要是要
聽教 (3教主義) 。
輕便式的貝雷橋
我也教導青年人要為自己人
生和做事作出安全管理,就是準
備、裝 備和後備。美好人生須具
有3備方案,方能萬全,都是與教
育理論有關。
畢業後,我雖然祇教了不足
兩年的書,但仍不忘初心延續教
育的使命和精神,年屆70過外,
但仍努力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筆者(白髪)所屬志願機構團隊成員
(由筆者主導開發設計出的輕便貝雷橋,全
由大學生團隊和志願工作者建造,該模式巳
獲國家專利,藍本無條件開放 所有國際志願
團體使用。)
無止貝雷橋義工嘉許禮
作者簡介
何祝崑
1972年畢業於羅富國教育學院。
從事教育兩年後,轉職政府工作,主要負責工業和建造業安全管
理工作。平時乃積極帶領青少年志願工作,曾身為無止橋慈善基
金會項目主席,督導主持中港大學生在國內60個民生項目,包括
建橋52座,著作有網箱橋和無止貝雷橋建造手冊。
th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75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