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63

Echoes Towards Gratitude

          幸運了;而男同學大多數讓女同學優先乘搭。在我印象中,乘坐貨車要從車後方,拉緊懸

          掛的大麻繩,踏穩梯級攀上貨車,再坐在兩旁長木板座位。

              人生遇到一次如此經歷已足夠了!幸運地,在風雨飄搖中終於畢業了,還可在灣仔六
          國飯店出席謝師宴,很感恩!

             生命巨輪帶動我的出生、成長、奮發、退休、晚年……甚至將來被召回天鄉。無論處
          境如何,我都要隨遇而安、愛人如己、活得精彩和健康。





















                                 2021年,再訪沙宣道,眺望長洲,感時代不斷演變,願信念始終如一。
          我的教學分享:

              畢業那年,任教於五邑司徒浩學校(下午校),當年獲遷往牛頭角上、下邨的家庭不
          少。全盛時期,每班平均人數超過45,最高班級紀錄為24班。當年教師與班級比例由1:1續
          步提升至1:15和1:2。

             為了協助學生應付升中試、學能測驗,(包括文字推理~只有中文~和數字推理),

          由五年級下學期開始,補課和日常繁重教學工作的壓力十分大,因為學生成績好才可獲派
          官、津中學,否則要入讀私立中學。 當時任教五、六年級中、英、數老師的責任甚大。

             最難忘的經歷計有補課的辛酸生涯;1973年為爭取合理權益的文憑教師罷課和屋邨老

          化而面對縮班或「殺校」的威脅。幸好有賴同事通力合作,在1989年離任前都能為學校保
          持一至六年級15班完整班級。

              回歸後,香港小學教育制度急速發展。眼見部份感覺教學壓力太大的同工提早退休,

          既同情也傷感。
             時代不斷演變,也難免面對不少挑戰。互勉!



                                                      作者簡介

                                                         湯乃榮
             在校年份:1965~1967年度二年制。

             任教學校:1967~1989  五邑司徒浩學校(下午校)

                            1993~2000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2005~現在  私人補習老師
             過去多年小學教學工作,最喜悅的經驗是見証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品德行為的正確發展。

             個人喜愛聽輕鬆音樂,70~80年代歐西歌曲;欣賞外國電影和三五知己遠足。


                                                                                             th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75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61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