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58

感恩與迴響


           ✽羅師生活的回憶



                                羅師第十屆的片斷回憶



                                                                               陸武平(1954羅師校友)



             羅師第十屆於1952-54年在般含道校址上課。全班30人,其中12男,18女。再分為中文

          部7人,英文部23人,包括2位外籍女士。這種組合在羅師的歷史上可說極為罕見   人數
          既少,還分中英文班上課!

              初進入羅師時,最令我感到意外的事,是每月從銀行戶口收到生活津貼,那是我人生

          的第一次有入息。可說喜出望外!
              投考羅師是要面試的。面試時面前放一副Ferrograph牌大型錄音機,那是我第一次認識

          錄音機的運作,大開眼界。

             當時羅師院長是Mr. K. J. Attwell(第四任院長)。他給我的最深印象是竟然記得我班
          同學的名字。在聖誕舞會上,跟他談起我班代表丘妙蘭,不知怎樣我竟說是"Rosemary",
          他立即問"Not Rose Marie?"


             講師之中最深印象是英文科的Mr. F. J. F. Tingay。他給我們上的第一課是用德文教德
          文,用以示範怎樣用英文教英文的所謂"Direct Method"。真是身教的範例!

             課程中的心理學是最新鮮的學科,由Miss Mirams任教。她的第一課講解「個別差
          異」。這課題不單對了解學生有用,對於待人處世也有無限啟發。

              上課時間表內我最欣賞的課節是體育課,由郭木枝老師主持。他的花樣真多    其中

          我最欣賞的是舞木樽,兩個尺多長的木樽,左右手各執一個,舞起來花樣百出。後來更在
          末端裝上火球,在一個晚上的集會中表演,令人耳目一新。

             數學科第一年由吳廣源老師執教,他的特點是閒話特多。每課的上半部必風花雪

          月、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然後才進入課題。第二年由葉叢耀老師執教,他說過全香
          港只有個半人真正懂得教數學,一個是聖保羅男女的雷公,另半個就是他。因他身材矮

          小,只算半個。
              我們班的領導崗位真多    班長是袁伯盈,班代表是丘妙蘭,在二年級時更要選個學

          生會會長。筆者不知如何竟當選了。這個職位非同小可,因為當年羅富國校友會與羅富國

          學生會聯合演出白話劇《家》籌款建校。筆者因緣際會竟與校友會主席刁玉珍齊名同為該
          劇的「演出者」(Producer   演出刊物用語)。

              回想起來出現過的醜事並非沒有。我們班有位女同學靜靜地告訴我們,在實習教學
          時,有位外藉男導師在觀課後於靜寂的圖書館給她評語。在一張長凳上與她愈靠愈近,她

          慌忙閃避,直至避無可避而站了起來。後來聽說這位先生因二次世界大戰香港淪陷時住過
          幾年集中營,引起心理不平衡。






      56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