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周年特刊
P. 61
STEM與科學教育
科學及生物科 陳星輝老師
近數十年來,香港科學教育有很大改變,由綜
合科學倡議發現教學法和探究教學法,至 2009 年
施行新高中學制,及最近又推行 STEM 教育。香港
教育改革從未停止,不斷求新,求變,現在就淺談
一下 STEM 教育。
早在 1986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就發佈了名為《科學、
數學和工程本科生教育》報告,強調要“加強大學教 聯校科學展覽 報告獎
育並追求卓越,以使美國下一代成為世界科學和技
術領導者”。這報告或許是最早提出 STEM 教育的
一份重要文獻(最初的英文縮寫為 SME&T)。雖
然 STEM 教育萌發於美國,但是現在已經紛紛出現
在其他國家的教育改革中。如英國教育與技能部早
在 2006 年就發佈過《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計
畫報告》, 2013 年全球 STEMx 教育大會發佈的
專題,涉及的國家有芬蘭、澳大利亞、紐西蘭、拉
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等。
STEM 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的
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TEM 是分科的,它代表
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四門獨立的學科領域; 內地學校到訪
STEM 又是整合的,甚至這是 STEM 最精要的地方;
再其次,STEM 還要延伸和擴展,將工程和技術教
育加入到科學教育課程中,要非常注重跨學科學習
和實踐。我們應該不僅要思考四門學科的核心知識,
還要思考連接它們的大概念 (Big Ideas)。STEM
是一種教育模式轉移,而非學科課程的簡單增減,
同理,STEM 的呈現形態,也絕非單項課程的試卷
成績可以囊括。正如美國 Project Lead The Way
機構更明確指出:STEM 教育課程計畫旨在使學生
參與活動,探究項目和問題,以解決任務為基礎的
學習,它提供了動手做的課堂體驗,正符合教育哲
學家杜威「從做中學」的理論。
解構 DNA 野外考察
59 35th Anniver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