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保良局易澤峯幼稚園(日本大阪教育文化交流)
P. 18
保良局譚歐陽少芳紀念幼稚園
—老師感言
毛秀兒主任 葉詠心助理主任
透過今次五天交流活 這次到大阪交流,參觀了三
動,我們有機會拜訪三所幼 所不同的幼稚園,他們各有特
稚園,園長帶領我們參觀校 色,真是得益良多。我特別欣
園,介紹他們的學習、課外 賞當中一所幼稚園的教學理念
活動和校園生活,一起交流 是鼓勵幼兒種植,校園內種有
分享,深入了解兩地的教學文 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及蔬果等,
化和交流心得。 讓幼兒認識不同的植物,培養種
看見當地幼兒教育以大自然為 植的興趣。教師在課室放滿了幼兒們
教學宗旨,了解當地家庭及學校著重培育學生自 的手工作品,加上豐富的語文元素,增加了課室的
理及解難能力,鼓勵小朋友去嘗試和學習,從小 學習氣氛,在是次交流活動中,老師們感受到親親
培養幼兒有禮貌品德。實在讓我大開眼界。 大自然的樂趣,更加擴闊老師們的教學視野。
從而讓我反思到,現今香港家長對幼兒過份
保護,減弱子女自理、解難能力。因此,作為教
師需深思學習活動編排,提升幼兒自理及解難
能力。 呂敏慧老師
是次的大阪交流團共參
觀了三所幼稚園,每所幼稚
楊婉華助理主任 園各居特色,其中以泉山幼
稚園及聖愛幼稚園最崇尚自
今次日本大阪教學交流, 然,學生能透過不同活動自
共參觀三間幼稚園及大阪 由學習,從遊戲學習自理、培
KIDS PLAZA,了解到日本社 養品德。而另一所ABIKO幼稚
會重視文化培養,著重自然 園則比較近似香港幼稚園,透過學
環境,整體幼兒教育模式,都 習學術知識而預備升小學。
是從幼兒小小日常生活經驗為 在參觀中,我最欣賞為日本學校的戶外及大
起點再延伸下去,這一種體驗式 自然環境,學校有很多戶外地方及活動設施,但
學習,能在老師適時介入及引導讓 卻沒有太多保護設施(如地墊),透過交訪問,
幼兒從中學習解決困難,再習得新知識。 原因是日本教育其中一個重點,是學生需面對困
在參觀學校旅途中,觀察到師生、同儕間互 難及培養危機意識的能力,從中學習處理及自
動,家長配合,互相尊重,讓幼兒能有序而自主 立。就觀察幼稚園時發現,幼兒較少哭鬧、投
學習,這一點確實使我反思,縱然在香港這黃金 訴、爭執等,他們會自己思考解決方法,令我非
的土地上,硬件上未能在每所幼稚園提供到有自 常欣賞,並希望回港更堅定在教學中鼓勵幼兒面
然學習環境,但在軟件上可以提供到優質教學( 對困難。例如引導他們自己先思考、後嘗試,盼
教師)取長補短,在未來教學路途上,首要目標 望一同努力培養香港幼兒的解難及自立能力。
會調節日常課程,多提供幼兒自由探索時間,從
過程中多聆聽幼兒、多觀察幼兒之間互動,從而
了解幼兒實際學習需要,再微調整體課程以配合
優質免費幼稚園教育。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