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85
Echoes Towards Gratitude
着80年代移民潮,我放下在港所有事業與財產,舉家移民到加拿大滿地可。命運弄人,本
來在加拿大發展了穩定事業,卻又因為兒子何秉舜及女兒何韻詩在香港的音樂路,再一次
放棄生意,2001年回流香港。搬回香港,全為了四個字 《一家團聚》。
回想當年在拔萃男校自由奔放的教學方法已
經不復在,今時今日的老師受到不少掣肘,不似
舊時自由與放縱;這也是我選擇即使回流亦不重
投教育界的原因之一。
Mr. LOWCOCK自1970年開始,就是我的大
恩人,他給老師們極大自由度教學,師生上下就
似大家庭。 抱着 [有教無類] 的拔萃精神, 引導
何氏一家 及教導學生成材,服務社會。
我教學的心態,不論是聰明、愚蠢、勤力、懶惰及頑皮的學生,我都一視同仁。 尤其
是其他老師們不喜歡的學生,我最鍾意及愛惜。
數十年後回顧,我若當初選擇走設計路,今天或會成就非凡。 雖然沒有享譽國際的成
就,但春風化雨後的桃李滿門,對我來說更勝名氣。孔子門下弟子有三千,我有一萬,我
叻啲 講笑。
我無論事業還是興趣繼續了不少新嘗試,可謂 [ 周身刀 ]。即使嘗試放下腳步休息,終
究還是停不要下來。 我每天花兩小時在YMCA鍛煉身體, 每逢星期日早上回拔萃男書院練
習田徑參加一年一度的「香港先進田徑錦標賽」,還有學詠春。保持身心年輕的秘訣:[ 年
齡不重要,最重要是心態 ]。
我今年73歲,活得像年青人。
年齡無關緊要,無論幾多歲都要記住
三點:一者,問心無愧,事情就不怕
做;二者,千萬要誠實,不可欺騙別
人;三者,答應過人的事記得要做,
要對別人好。三件事都做足做人自然
是《安枕無憂》。
1970年校際音樂比賽冠軍四位 The HK Masters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是同班及住在同一宿舍房間 100 meters race 活在當下!
作者簡介
何德星 (Ho Tak Sing Henry)
1970年畢業於羅富國教育學院,同年任教於拔萃男書院。1971年
由拔萃推薦入讀葛量洪師範學院三年制美術科,1972年回拔萃任
教至1988年移民加拿大滿地可。在滿地可經營賣屋及建築行業,
有相當成就;於2001年回流香港至今。
在香港這段時間開辦過:車房、職業培訓中心、美容站、地產及娛樂等等事業。興
趣多多!
th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75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