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周年特刊
P. 52

欣賞「歷史」—帶來人生的睿智


          歷史科  葉存楫副校長



































                捷 克 教 育 家 柯 美 紐 斯 (Johann Amos  人,一生都頭腦簡單,思想幼稚,像兒童一樣受擺
          Comenius) 說過 :「熟讀歷史,是一個人的教育裡                        佈,從來沒有長大過。
          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終生終世的眼睛。」眼睛這個
          詞說得好。我們不能盲目地活着,我們需要瞭解人                                  此外,二十世紀英國歷史學家羅思 (A.L.
          類的歷史,練就自己的慧眼,開闊自己的胸襟,增                              Rowse) 有一本文集,叫做《歷史的用處》。開頭
          長人生的智慧。                                             這樣說 :  「低智商的人與極度功利的人時時問 :  讀
                                                              歷史,有什麼用呢 ?  他們從不會想想學歷史有什
              人類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自千禧年開始迄今, 麼用。當時有,而且用途直接而有效。十六世紀的
          我們會發現人類在短短十多年的發展,可說是比以                              人,最明白讀歷史的用途 : 馬奇艾維利、伊拉謨斯、
          往任何一個世紀都大,甚至可以說是超過各個世紀                              蒙田培根,這些高人一等的人物都一致認為 :  讀歷
          的總和。這是一個科技飛速進步及經濟高度發展的                              史是君主、政治家、政客的主科學問。歷史是拿破
          世紀。可是,近年恐怖主義抬頭,濫殺無辜的慘劇                              崙的最愛。歷史讀得通的人,會迴避無數以前發生
          無遠弗屆,世界各地不靖,地球上彷彿已無樂土。                              過的災難。」今天,在英國的寄宿學校及高等學府
          在許多思想家和學者眼中,世紀現代文明及原始野                              如牛津和劍橋等,英國人珍視的學科是歷史、拉丁
          蠻竟吊詭地存在一起 !  世界已發生了什麼變化 ?  或                        文,然後是文學。而在眾多學科之中,歷史學是人
          正在發生着什麼變化 ?                                         類文明的燈塔,也是學識之母 !  這正好解釋為甚麽
                                                              直至現在,英國的「硬實力」雖已非當年的大英帝
              要瞭解自身的處境,就要瞭解人類過去的歷史。 國可相比,但其文化「軟實力」卻仍可作舉世的垂
          即使是幾千年以前的事情,對於一個勤於思索的人, 範,這與它一直以來重視歷史科這類人文學科不無
          依然會有重大的啟迪。我們必須藉學習歷史,重新                              關係。
          回望過去,重新審視過去,甚至重新發掘被歷史記
          憶塵封了的閃光事實,並以此啟示自身及同伴,這                                  總而言之,讀歷史使人睿智。中國古人也提倡
          就是欣賞歷史的意義。                                          以史為鏡,考察得失。歷史既珍藏着人類的寶貴經
                                                              驗和瀾漫天真,也將人類的愚蠢和罪惡像瓜綠橘紅
              可惜的是,由於本地重商輕文,以致歷史科淪                            的暴露在陽光底下。閱讀歷史不光是為了掌握關於
          為旁支末節的閒科,成為可有可無的學科,最後下                              過去的一門專門知識,更不是為了獲得向旁人炫耀
          一代的氣氛是以不識歷史為榮。然而羅馬演說家西                              的一種本錢,而是為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並對
          塞羅 (Cicero) 說 :「不知道你出生以前的事情,會                       自身和世界獲得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就讓我們讚賞
          令你一生都是兒童。」意思是說,沒有歷史常識的                              歷史、賞析歷史及欣賞歷史 !







          50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