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寶血會嘉靈學校(校刊)
P. 10

不能忘懷的……


                                                                            郭韻芝修女
                「我可愛的嘉靈,美麗又安靜,諸位老師都健康,教訓指導最嚴明,同學朝夕共
            處,相敬如弟兄……」
                閒時我在修院獨個兒唱「我可愛的『Darling』」,禁不住大笑起來。
                二十年前退休,我含着眼淚離開那美麗又安靜的新校園。1969年校歌的作者劉玉
            亭神父,好像早已預知1999年後,嘉靈會遷到現今這美麗又安靜的校園。


            不能忘懷的舊校舍

                因為舊校舍給我的記憶更深,更難忘。
                因為那窄小的舊校舍,使師生有更親密的接觸,師生更容易見到彼此的微笑。當
            年我見到學生們在小息時左閃右避,他們是因犯過失而擔心被老師「捉住」。小息完
            結一刻,在課室內,師生再次見面時,彼此淡然一笑,無事了!因為嘉靈有訓育主任,所以校長一般不會跟進
            學生因頑皮而違規的事情!這樣,校長好像做了好人,梁錦雯主任卻做了壞人!梁錦雯主任你還記得嗎?我知
            道很多學生畢業後還記起你,因為他們成長後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
                舊校的環境並不美麗,也不安靜。距學校的後門十步之遙便是長沙灣地鐵站的一個出口。校外的街道人來
       懷舊昔今懷舊昔今  人往,有售賣臭豆腐、咖喱魚蛋的小食攤檔,食物的香味經常飄入課室;教學樓下偶有行人爭吵,靠近街道課

            室的師生都清晰聽見爭吵的內容。

            不能忘懷風雨同路的老師

                在一次與全體教師的聚會中,他們送了一把梁蘇記的雨傘給我,上面寫着「風雨同路」。如今,我還珍藏
            着這把雨傘。現在回憶起我在嘉靈工作的十五年,我與全體老師的確是風雨同路,那是我工作最喜樂、最感
            恩、也是收獲最豐富的時刻。老師們不遺餘力、盡心盡力教導學生,為了使學生會考能獲派好學校,他們主動
            撥出時間為學生補課。低、中班的班主任則用放學後的時間,通過電話與家長談論他們子女功課的問題。老師
            們互相合作,遇到困難,大家一起承擔;遇到喜悅,大家一同歡笑。我一有機會便會與他們分享生活和工作的
            經歷。退休的時候,我難以忘懷與他們過去的合作與互相扶持,還有他們的愛心……是甚麼力量能使我們凝聚
            在一起?那是愛,是大家對嘉靈的愛。

            不能忘懷全心服務的工友

                工友們全心服務嘉靈,課室、走廊、樓梯可謂一塵不染。因校舍狹窄,他們只能經常聚於學校門口處。他
            們與學生和家長熟稔,經常與家長們閒話家常;對老師要求的額外「服務」,更是立即答應。如農曆年前,老
            師請娥姐浸水仙,她立刻答應,高高興興地做了。到了除夕,老師們帶着水仙回家過年。老師開心,娥姐見了
            也開心!工友同事們時時通力合作,沒有人推遲,彼此高高興興完成校方的要求,因為他們看到老師對家長、
            對學生全心愛護的表現,他們也想做到最好!


            不能忘懷嘉靈原區重建

                嘉靈最難過的時刻是房屋署通知要在1999年拆卸元洲邨重建,連嘉靈校舍也在拆卸之列。教育署給予我們在
            將軍澳重建新校舍,由於那一區遠離長沙灣,如何安排學生前往就讀呢?經商討後,我們嘗試接觸附近的小學校
            長,看他們是否願意接收嘉靈的學生。我們又與家長舉行座談會,告知日後會遷新校,家長可為子女自由選擇前
            往將軍澳新校或留在長沙灣入讀其他學校。那一次的座談會震撼了我們的校友、家長,他們因此主動組織起來,
            向各方要求嘉靈原區重建。他們走訪教育署、市政局、兩局議員辦事署、區議會等,要求嘉靈原區重建,最後獲
            得的答覆是:長沙灣沒有建校土地。於是,家長們傻傻地在長沙灣區自行尋找可建校舍的土地,並把資料提供給
            教育署。他們又參加長沙灣區議會會議討論關於嘉靈原區重建的議案,區議員在會議中沒有異議,一致贊成嘉靈
            在長沙灣區重建,並答應致力幫忙。最後,家長們徵得我們同意後,打算發起家長及學生在港島遮打花園靜坐,
            並安排部分家長和學生前往港督府向當時的港督彭定康先生提交請願信。家長及校友徵詢我們的意見後,多次開
            會討論:如何令靜坐安全進行,何人前往港督府遞信,收集參加遮打花園靜坐的人數……一切準備妥當後,在
            1997年1月5日早上,他們租了多部旅遊巴在校外公共操場齊集前往遮打花園靜坐。我和上午校校長楊美蓮修女
            在他們有序出發之後,在校內一面祈求天主保佑他們平安,一面看着電視及聽着電台的新聞報道。中午過後,車
       9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