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家長教職員聯會
P. 5
主席的話 校長隨筆
鍾嘉麗主席
我是誰—「筷子」與「刀叉」
(S4A 望班呂曉暉媽媽)
梁永鴻校長
「我是誰?」,我們日常不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但當自己在反思、或 在不經不覺之間,我於2012年到任群芳啟智學校校長已差不多五個年
別人問及的時候,才會細心思考答案。當我們有需要自我介紹時,很自然 頭,記得本校同工知道我要接手群芳啟智校長一職的時間,他們嘗試從不
同的途徑找尋我是誰,學歷、工作背景、FACEBOOK、GOOGLE等等,甚至
就想起身份証上的名字、性別、年齡、國籍等,一些官方登記的資料,但
我在第一次與全體同事會面的時候,有老師問我在哪天生日,其實我當時
其實這些只是我們眾多身份的其中一項。一個人同時可以有女兒、母親、 都感覺有點奇怪。然而,我明白大家希望對這位「新」校長了解多一點、
家長、老師、學生、義工………很多很多不同身份,這主要視乎在那個社 認識多一點、準備多一點。在這五年之間,從互相合作完成大大小小的工
作,以及渡過不少的難關,給我體會大家互相的了解是相當重要;尤其當
會層次。而對於每個身份,都有一些社會上認同的要求、義務與權利。我 學校與家長協作的時間,從互相認識、信任,到建立默契,就是從「你是
們會期待父、母親有養育子女的責任,而子女則有責任照顧年老的父母, 誰」開始。當我們互相願意將自己的成見及經驗放下,用客觀的態度,開
放的思維去認識對方,共同為子女、學生的未來攜手努力。
老師要悉心教導學生,而學生則要尊敬師長。這些期待並不是法律規條, 認識對方是誰是重要的一步,但在這一步之前,我們更要知道「我是
但普遍在每個人心裡都是認同的。 誰」。就讓我這個「講故佬」與大家分享一個餐桌上的故事。
相信大家有到過中式酒樓及西餐廳,大家有沒有留意兩者所採用的食
具有所不同?有一天,一位中國人要宴請從西方來的朋友,主人家為免遠
今次這個題目是希望大家思考我們在生命裡的角色和力量。我很喜愛 道而來的朋友不懂得使用「筷子」,便特意準備了刀叉供他們使用,就是
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每種生物都有其角色。花兒燦爛地盛放,時間雖然很 這個原因,「筷子」、「刀」、「叉」便有機會同檯見面。當筷子見到刀
叉後,趾高氣揚地說:「看看我一雙筷子已可幫主人吃盡天下美食,你們
短暫,但開花時令四處環境添上美麗的色彩,又能令欣賞它的人心情愉 又要刀又要叉,真是麻煩!」話說又是真的,中國人用一雙筷子來進食,
快,這就是花兒在世上的力量。兒子曉暉在我生命中是一位小天使的角 真是方便又好用。
這邊廂,刀叉不慌不忙地回應說:「是的,筷子老兄,你們真是十分
色,他的來臨雖然為我增添了不少壓力,但每次勇敢面對、努力改進,原 方便,一雙筷子、一隻手便可以發揮功能,我們相當敬佩。」此時,筷子
來發現他就是我體驗及認識生命的動力。人生的長短並不是人所能控制, 更眉飛色舞。刀叉繼續說:「我們一刀、一叉,要一隻左手、一隻右手共
用;我們知道各人的限制,亦明白只有共同合作,才可發揮功能;但是我
但我們可以豐富自己生命裡的角色,更有力量,甚至感染身邊的人,生命
們知道不可能所有工作都可以自己完成,只好更主動了解對方,誠心與對
影響生命。 方合作;我們學會與自己不同的人合作是總有價值的收獲。」
故事到這裡,不用多講了。大家有著不同的崗位、角色、能力、經
驗;只要我們知道「自己是誰」,長處與短處;同時,去與不同的「餐
希望大家在忙碌的時間裡,也要給自己一點寧靜的空間,細心思考, 具」合作,共同品嚐美味的成果。
你將會發現你的人生有意想不到的改變!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