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青苗創作集
P. 122
創新離不開傳統
6D 李乾坤
中國第一個女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武則天,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女皇帝則
是戰國時代秦國的宣太后。當年秦惠王駕崩之際傳位於秦武王,而武王繼位三年便離
世,因而不得已讓其弟弟昭襄王繼位。但昭襄王當時年齡無力把握朝政,只得其母芈
氏掌權,後史稱宣太后。於中國古代皇權更替從未有女人的身影,而宣太后則為開天
闢地第一遭,而當時秦國內亂。若無人把持朝政,則秦國必亡。因而宣太后則將傳統
的男性當權第一次轉為了女性。並救秦國於水火之中。
傳統是歷代先人經驗以及教訓的產物為創新之基礎。照描寫虎、順藤摸瓜的故
事想必大家都聽過,故事中的人物都是通過最初的線索之後才得到後來新的事物。因
而,基礎顯得十分重要,若無基礎別說創新就連模仿也變得難如登天。再看各學術科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 目,無論數學、物理。哪一門學科不是由最初一個個構想、一條條公式累積而成。所
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傳統事物的徹底了解,而想進而求創新、求標新立異,無非
只是空中樓閣罷了。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得就是
創新應以傳統為基礎這一道理。
創新應以傳統為基,除此之外兩者亦可互相補足,取長補短。創新包含了人們
對於傳統的理解,也是人們催生傳統的一種嘗試。因而,若當創新事物難「站立」之
時,便可以借鑒傳統之堅實的基礎察漏補缺使創新事物不至於倒斃。反相而觀,傳統
事物如發現某個創新事的結構與本事進一步發展有利,亦可以從中撿選有用之部分融
入傳統事物之中。使得傳統變得更加豐實圓潤。就例如法律完善的進程,隨着人類意
識形態、價值觀以及人性的不斷發展解放。法律也從這些新物中汲取精華,由原來的
苛刑重典轉變為如今講求人權、人性的樣子。所以說,創新根在於傳統而傳統也需要
創新進行光合作用反哺自身。
有人認為「傳統是創新的包袱」,我認為則是以偏概全了。如若沒有傳統,創新
只不過是被放置於各家花瓶中的鮮花,一時明艷但少了根本,不久便會枯萎凋零歸於黃
土。而只有以傳統為根,創新為枝葉方能做到永久長存,並有朝一日開花結果。所以兩
者應是花枝生於根而兩者相互扶持,互相借鑑的關係。而並非勢同水火,互不相容。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