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大舜基金(十周年紀念特刊)
P. 129

了《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                           了新的高度,受到應有的重視,香港和內地在創科問題
          議》),香港如何善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全力                             上的統籌和協調工作也有了改進。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參與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
          區,是香港社會各界必須重視的問題。                                    香港和內地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發展,正在延伸到各
                                                               個領域。我聖誕節前後用兩個星期在廣東考察了九個地
          五年來,舉國一心,共同克服了種種困難,包括戰勝了                             方,還參觀了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南沙的校園,這園區
          新冠疫情的挑戰,歷史性地擺脫貧窮,迎來了小康,今                             規劃總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總投資估算95億元,第一
          天全國人民站在比五年前更高的起點上繼續奮鬥,香港                             期計劃於明年九月投入使用。香港科技大學是國際知名
          社會各界必須不斷更新對國家的發展方向、發展策略、                             的高等學府,創科成績尤其優異。兩個月前我去東莞,
          發展勢頭和發展現況的認識。                                        也參觀了香港理工大學在當地校區的工地。科大、理大
                                                               分別落戶在南沙和東莞,標誌着香港和內地在教育,包
          但是香港有相當一部分人心存隔閡,在意識和行為上                              括創新和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在創科問題上,香港在
          抗拒和內地的融合,這問題在青年學生當中尤其嚴                               內地的主要夥伴不僅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
          重,過去一年多,受到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                              東莞松山湖的人工智能、中山的生物科技的合作機遇和
          響,香港和內地的交往幾乎全面隔斷。內地是香港最                              初步成果都令人驚喜。
          大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夥伴,兩地交往的隔斷對香港人
          感性認同和理性認識內地的最新的發展情況和最新的                              在全國各地,我也遇上不少同樣值得香港投資者重視的
          發展機遇極為不利。過去幾個月,《建議》的內容,                              創科企業。內地的創科水平未必全屬世界前列,但近年
          以至中央對上海浦東和深圳未來發展策略的宣示,在                              從零到一的成果不斷湧現。例如,東莞松山湖材料實
          香港幾乎沒有引起注意。                                          驗室的新材料研發工作就有不少突破,研究成果有市場
                                                               潛質,後續工作包括量產需要資金,尤其是風險資金支
          內地幅員廣大,廣東一省的GDP已經超越俄羅斯,僅次                            撐,香港在這些領域可以發揮好投資功能,但目前的認
          於加拿大。同時,內地迅速全面發展,新興事物泉湧,                             知極為有限。
          因此香港對內地,甚至對近在咫尺的廣東的認識顯得
          片面、表面和落後;同樣地,香港麻雀雖小,但機能先                             我一直重視香港創科事業的發展,因為我關心香港創
          進而複雜,內地對香港功能的認識也是往往流於表面,                             科人才的出路問題,在香港本地缺乏出路的情況下,
          「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以至近年的創科發展的                             香港青年創科人才在「學有所成」之後,不能做到
          內容其實都異常豐富。因此做好兩地之間的雙向、全面                             「學以致用」。
          和細緻的解釋說明工作,十分有必要而且迫切。打個比
          喻,如果內地是一家糖果店,在這偌大的糖果店找到的                             香港的大學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理工科,而每年從國外畢
          不僅是巧克力,巧克力的味道我們熟悉,我們都嘗過,                             業回流,可以為香港的創科事業打拼的畢業生更是不計
          但內地這糖果店同時提供給大家海量的,不同顏色、味                             其數,但是香港的產業結構沒有可供這些人才「學以
          道、口感和形狀、目不暇給的其他糖果,香港人有必要                             致用」的產業,造成青年人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被迫轉
          親歷其境,親自嘗試。                                           行,這問題已經成為群體性問題,而且越來越突出。

          英國人有一句說話,“out of sight, out of mind”,意思就             香港的創科畢業生不能學以致用,主要原因是香港相當
          是眼不見,腦袋裡就不存在。新冠病毒不會自動消失,                             一部分人才應該流向但是沒有流向其他城市,在「一
          恐怕香港的疫情還要繼續一段時間,在未來半年,香港                             國」之內,「兩制」之間的流動,有種種主觀想像或客
          和內地的交往繼續處於基本隔斷的狀態下,我們必須想                             觀存在的障礙,這是我們必須盡快共同解決的問題。解
          方設法,誰持香港社會各界對內地發展的關心,確保香                             決好人才流動的問題,內地尤其是廣東創科創科事業將
          港可以繼續掌握在各省市各行業的發展機遇。                                 會如虎添翼。


          《十三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人是關鍵因素。做好人的工
          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                             作,其他努力會事半功倍。我希望香港各界人士,尤其
          技事業」,而《建議》則重提「支持特別行政區鞏固提                             是高等教育界,盡力做好青少年各方面的工作,並且解
          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可見創新科技                             決好疫情帶來的交流障礙問題,全力促進香港和國家的
          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融合發展,為香港各界掌握好事業發展的機遇。

          「創新科技」一直是我敦促香港各界努力的方向,我在
          當選行政長官後,就向立法會提出成立「創新及科技
          局」,經過三次努力之後,克服了立法會反對派的拉
          布,最後如願以償。創新及科技局成立後,香港的官產
          學研四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動力,創科事業在社會上有


                                                                                                                 127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