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49
Echoes Towards Gratitude
學院平時沒有太多功課和測驗。特 的是每學期末的大考前,校方必組織全校作大型活
動:音樂會、遠足、旅行野餐、舞會……等,必須參加。目的是不贊成「臨急抱佛腳」和
「開夜車」,以免影響考試時精神不足。一年級期考前,全校往新界旅行野餐。我被分入
的一組,一二年級同學各半。
國文、國學常識課:麥君澤老師態度和善,少用黑板,每每埋頭講解課文。功課不
多,但大考前要 習大量國學常識,而且範圍很廣。
教育學、教育心理課的鄭震寰先生花話多多,口頭禪是「……裡面有……」:「我個
女裡面有個鋼琴,鋼琴裡面有悅耳的聲音」,其實他的意思是「我女兒有個聲音悅耳的鋼
琴」,聽了很難忍住不發笑。
地理課的丁驌博士名
氣很大,沒有架子,會多
種語言,但國語、英語、
粵語都發音怪怪的,聽不
明白。另一地理老師戴維
斯,在手工課教我製香港
島的立體地勢圖,我用心 1949年,一二年級同學集體旅行大埔林村, 正中戴眼鏡的是麥君澤老師
蔡悅怡與龍鎮宇被分派在同一組
製作,完成後很有成功感。
主要負責教手工課的還有平易近人的李援華老師。別的老師有興趣也會隨時到手工室
來,像教科學的翁喜光老師,剝青蛙皮封在空罐上,製成小鼓敲得「咚咚」響。我編過籐
籃,也腳踏旋轉機造過碗碟等陶器。
英文課老師上課全用英語。為務求學生明白她說什麼,七情上面,手舞足蹈,扮演
各種事物,真精彩!她教我們無論寫作或說話,盡量用最淺白簡單的字和詞句,達意就
行了。
歷史課劉選民老師是位很有風度的學者,備課認真,講課精彩。他講了兩星期的「從
猿到人」,令我覺得做老師就那 樣教學。後來他設計一個新教法:擬定幾十位著名歷史
人物,命全班同學用抽籤法各選其一,搜集資料,寫成一本圖文並茂的故事,然後備齊教
具,個別 輪著出講壇,教一課。這真是個活學活用的訓練師範生的好方法!表面看來,
導師好像不須用氣用力講授,只看學生表演;其實導師要批改學生的寫作是否資料正確,
教具是否妥善,講故事的聲音、姿態……逐一給評語,比自己教課,更費神許多倍呢。之
後,各人的歷史人物故事本就放在學校圖書館,供同學們教學時參考。
體育課必須參加。上課分男班、女班,由一位高
瘦骨感的英婦任教。英式的體操要不停地在室內原地
跳躍操練,相當吃力。我喜歡做韻律操和跳土風舞。
音樂課老師Mr Fraser新到香港不久,志在發展本
地的音樂教育。我們4個入選音樂科的,成了香港第
一屆受訓的音樂系學生。老師介紹我跟公理堂的馬禮
全牧師夫人學鋼琴,也要我參加1949年第一屆香港學
中文糸1949年班歡宴師長留影
th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75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