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南風
P. 26
南昌學堂
學科冷知識
普通話︰正音我做到
文:煲冬瓜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保守估計,中國境內56個
民族約有129種方言;因受到方言地區語音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人
士說普通話時,發音略有出入,往往鬧出不少笑話。但有些字是不
能讀錯的,否則貽笑大方,這些就是姓氏了。中國名歌星那英的姓
應如何讀?武俠小說家查良鏞的查要怎樣讀?每個姓氏背後,都隱
藏着一個真實的故事。今期學科冷知識,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冷僻、
而又易讀錯的姓氏吧!當然還會追溯這些姓的源頭。
紀: 讀「己」 (Jǐ),不讀紀念的「紀」(Jì)。紀姓源於周初封建時,炎帝後人被封於紀;春
秋時,被齊國所滅,紀國的王族後人便以紀為姓,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清朝時的紀
昀(字曉嵐),是《四庫全書》的總編纂。
華: 讀「化」 (Huà),不讀「華」(Huá);傳說夏王仲康在華山(Huàshān)封禪,他的後
人就以此為姓。中華、華夏、華裔要讀第二聲(huá),古時華與花同字,故又讀第一
聲(huā)。但作為姓時,一定要讀第四聲。歷史上的名人有東漢未年的名醫華陀。
仇: 讀「求」(Qiú),不讀仇恨的「仇」(chóu);仇姓源於夏朝的九吾氏,商朝時立九國,
紂王殺其國君,族人為避追殺,故在九字加上人字,成為仇姓。歷史上著名人物有
仇英,明代四大畫家之一,擅長畫仕女圖。
那: 讀「娜」 (Nā),不讀(Nà);這姓起源於春 樸: 讀「瓢」 (Piáo),
秋時,權國被楚國消滅後,其後人被遷到
不讀樸素的「樸」
那城,他們就以地名為姓。
(pǔ)。
查: 讀「渣」 (Zhā),不讀「茶」 (Chá);源於 解: 讀「謝」 (Xiè),
不讀解放的「解」
春秋時楚國大夫被封在查邑,後人就以封
(Jiě)。
地為姓。
單: 讀「善 」 ( Shàn ),不讀簡單的「單 」 區: 讀「歐」 (Ōu),
(dān),也不讀單于的「單」(Chán),單于
不讀地區的「區」
(qū)。
是古代匈奴人對君主的稱呼。
任: 讀「人 」 ( Rén ) ,不讀任務的「任 」
(rèn)。此姓源於黃帝少子禹陽,被封於任
國,其後代就以封國名為姓。
我們學校的臧智聰老師,他的姓要讀Zāng,不讀Zàng。
在寫這篇文章找資料時,找到以下有趣的事,也作為冷知識告訴大家吧!中國人在母系氏族社會時
就有姓,姓由「女」和「生」兩字組成,說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到了夏商周,已有姓有
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落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
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如
黃帝,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後來姓氏並稱。
當今中國的姓氏,據陳歷甫的《中國姓氏書法大詞典》記載:有10129個姓氏。四個大姓是張、王、
李、趙;姓張的,就有一億人。罕見又少人姓的姓氏:倒數第一是:貺 (Kuàng),人數不過百人,主要
分佈在河南安陽市區。倒數第二:難(Năn) 分佈於河南省;倒數第三:死,主要分佈於中國西北部。
یࠬ ϋ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