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特刊2020)
P. 30

鄧英喜.我的成長地



                                                              林梓朗同學

          此地六年,每個瞬間都讓人回味,每個時刻都充滿回憶。但說到最難
       忘,絕對是中五那年的朗誦「雙料」冠軍和中六那年的文憑試。這兩個經歷
       讓我真真正正的成長。

          有時候我們在抉擇前常常猶豫不決,幻想着作出選擇之後,會怎樣怎
       樣。但原來有時只是我們想得太多。你所憂慮的,也許根本不重要,重要的
       是你是否敢於踏出你的第一步,成敗有時真的只差半步。


          以前的我,因為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略帶自卑,不太敢於人前表露自
       己,不太敢於表達,更不敢下決定。幸好學校有「後台小組」,讓我負責後
       台工作,讓我在後台做自己之餘,也可以找到一片天地,慢慢相信自己的能
       力,建立自信。而當我遇到朗誦,又發現了一個更大的世界,我才發現自己
       也能在舞台上盡情地大叫大嚷,能夠代入角色,忘情地展現他內心的掙扎。

       這種感覺很特別,就像體驗了別人的人生一樣。這感覺,讓我的世界觀變寛
       了,也讓我更多愁善感,對文字更敏感。如果在此前,我沒有聽老師和同學
       的鼓勵,踏出這一步,我可能永遠都不知朗誦是多麼有趣的事,也不知原來
                                                                                         林梓朗同學(左一)
       自己也有能力從幕後走到幕前,從自卑變得自信,闖出一番小成就。


          思前顧後,失左亦失右。
          憂心之前,不妨先試一試,踏出你的那半步。


          中六那年的文憑試,讓我學會了堅持。伴隨每日規律的作息,無數的筆
       記,數之不盡的past paper的,還有那無形的心理壓力。


          那種感覺很複雜,難以用筆墨形容。試想像一下,每日8點左右起牀,
       之後的十多小時都對着課本,期間又會遇到很多難題,但想破腦子也想不明
       白,於是上網找解說或是問老師,想了一遍又一遍,才終於理解到皮毛。這
       樣的過程,在幾個月內不斷重複。每次都很想放棄,算了吧,我不行了。滑
       滑手機,別人的進度比我快幾倍!於是又埋頭苦幹地溫習。到最後更學會放
       下「放棄」的念頭,因為這念頭實在太奢侈,自己不希望前功盡廢,只好堅
       持下去。我亦很慶幸自己捱過來,方可把當日的戲言—「我要入港大」變
       成真實的一頁。回想中四那次跟老師去了香港大學入學資訊日,看到眼前的
       大學生活,心中充滿憧憬,但同時也又怯又惱,我真的能像他們一樣?我是
       否也能像他們一樣自信?現在,我終於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這是一個夢
       想成真的歷程,原來我也可以憑著努力,把理想一步一步走出來。

          回顅幾個月來的辛酸,讓我回想起自己作文中的一句「經磨礪而成的內
       心,必然是我們人生中的重要養分。」這份堅持不只適用於這場考試,更適
       用於漫長的人生路。


          你知道嗎?
          繁花綻放之前,必先經歷摘芯。
          利刃鑄造之時,已經千錘百煉。
          我相信,人,亦如是,至少,我如是。




    29                                                                                 適性揚才‧多元發展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