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周年特刊
P. 46

文憑試考生的夢 — 擊退「死亡之卷」不是夢



          中文科  馮佩欣老師


              辛亥年總理中學創校三十五年。在這三十五
          間,中國語文科的課程及公開考試由最初的精讀範
          文,到高級補充程度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立廢,到
          加入聽說能力考核、取消範文,再到最近重推十二
          篇文言經典篇章,當中經歷了不少變化。近幾年,
          文憑試中文科試題除考核語文能力外,更涉及人生
          體會、處世之道、社會時事的題材。對於閱歷不多
          的考生來說,中文科就是「死亡之卷」。


              提升語文能力並非一朝一夕可速成,需要長時
          間的浸淫接觸。但面對「死亡之卷」,也不是坐以                              暇時更應多讀一點好的作品。不少同學喜歡在社交
          待斃,只求合格。同學除了留心上課、做足習作外,                             平台吸收資訊,更視之為正規閱讀。但別忘記,在
          也需要額外的練習才可把敵人擊退。這個「額外的                              網上平台人人也可上載文章,欠校對也欠監管,質
          練習」不一定需要「額外的時間」才能做得到。因                              素良莠不齊。圖書館的小說情節豐富扣人心弦,背
          為生活裡提供給同學「讀、寫、聽、說」的機會觸                              後隱藏做人處世的道理;散文集隨時打開隨時可
          目皆是。                                                看,生活小品流露著對人生、對生活的體會,兩者
                                                              都是中學生的好模範。每天又可閱讀報章社論,緊
              先談談「聽」。不只是老師在課堂裡播放聲                             貼社會、世界發生的事,學習論述、分析的方法;
          帶,同學拿著答題紙,邊聽邊回答才是練習。生活                              專欄作家更常就社會時事、生活見聞發表意見,同
          裡經常有機會聽人家說話,以同學的情況為例,如                              學可藉此認識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不喜歡拿著
          學校每天的早會,有不同的老師、同學分享,有不                              書本的話,看電子版也可,反正電子產品在手,只
          同的宣佈,不同的演繹方法和不同的風格。當同學                              是瀏覽的內容不同而已。養成閱讀的習慣,便能提
          能專心聆聽,便已是一種練習。上學放學、等車乘                              升自己對複雜文字的理解能力,加快知識吸收或是
          車時不妨放下網上遊戲、即時對話應用程式,用不                              篇章理解的速度。
          離不棄的手機聽聽收音機的新聞報道、時事烽煙節
          目。這簡單不過的改變,同樣可打發時間,又能練                                  「寫」跟「讀」的關係密切。讀得多了,加上
          習專注聆聽、練習擷取訊息,對社會的認識亦得以                              對生活的觀察多了,寫的時候便有話可說,內容充
          加深。                                                 實。寫作難的另一個原因是字彙太少。現代人用語
                                                              太過簡單,沒有層次,生氣時只知道用「生氣」這
              在「說」方面,日常生活常有說話的機會,也                            兩個字。但是表達生氣的字彙其實有很多,恨、怨、
          就是常有練習的機會。不一定要坐在老師、同學面                              怒、咆哮等等都是。這又與閱讀有關,文章看得多,
          前,戰戰兢兢,計時練習,輪流發言才算。日常生                              知道的字彙就越多。字彙豐富能令文章表達更準
          活的練習需要著意要求自己認真跟人溝通、發表意                              確,口語溝通更言之有物。中學生每天「機」不離
          見,不能樣樣也說不知,事事也等人提出;更需要                              身,見到貼切的字彙、慣用語不妨立即「剪貼」記
          著意把要說的話說得大聲、清楚、字音準確,不能                              下來,有空就重溫、有機會就應用。同一道理,發
          含糊其辭,支支吾吾。公開試的小組討論更要求同                              人深省的社會時事、社會各階層人物的不凡經歷,
          學有合宜的說話態度和禮貌,如不搶說話,注意措                              都值得記下來,儲備作他日寫作時的論據,文章自
          辭得體等等。這些禮貌和習慣,其實在平日生活裡                              然充實豐富。
          便要養成和注意,否則只在考試時才注意,則一來
          流於弄虛作假,二來強行抑制扮好,意識裡難免有                                  由此看來,擊退「死亡之卷」不是夢,恰當配
          所顧忌,總不自然,亦易影響成績。                                    合科技發達的工具,生活與學習其實密不可分。各
                                                              位同學,好好利用科技,好好善用時間,腳踏實地
              在「讀」方面,教科書的選文固然要熟讀,閒                            便無懼變化。從今天起,讓中文科成績起飛!













           《勁爆》劇場,「勁爆」演出                      大家圍圈討論君子的特質                       娘,我來煮飯你吃!


          4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