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周年特刊
P. 18

活出快樂人生



          學生事務委員會  李慧蘭副校長








              每個人總要有希望、有夢想,這些會成為我們的
          人生目標。四十多年前,當我升上中學,我的夢想職業
          就是當教師。

              人生匆匆,轉眼十年又十年,不知不覺我踏入辛亥
          年大家庭已經三十五年,期間經歷與四位校長共事:
          林國平校長、何如添校長、黃瑞森校長及現任周慶中
          校長,而我的職位則由體育科主任、課外活動組主任
          至現時為負責學生事務的副校長,職責各有不同,角色
          亦有明顯分別,由科務管理,至現在要顧及學校整體
          發展,統籌及協調訓導組、輔導組、公民教育組及課外
          活動組工作,關顧全體學生全人發展及特殊教育需要。                            歧由危化機,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和諧。這同樣是我
                                                              的夢。
              學生事務委員會其中一個重要職責是推行德育
          及公民教育,每年就學校關注事項定下「輔導成長齊                                 還記得截至二十五周年校慶,我校開校同工十六
          參與」主題,推行品德教育,使學生於個人修養、待人                            位剩下七位,如今三十五周年,更只剩三位:鍾國輝老
          接物及處世方面培養出正面的價值觀及積極的態度,                             師、黃秀英老師及李慧蘭老師,不免有物是人非的感
          將來成為良好公民,服務社群。                                      慨。不過,人生總是充滿挑戰和考驗,若能帶着樂觀精
                                                              神及盼望態度去面對,相信我們三位會陪伴辛亥老家
          回顧歷年輔導主題:                                           直至退休,帶領辛亥全體師生「發揮生命正能量、活出
                  年份                       主題                 快樂人生」。共勉之。
                 97 - 98      敬師愛生、愉快學習
                 98 - 99      以禮相待、謙恭自持
                 99 - 00      明公德、盡責任
                 00 - 01      重守時、理儀容、正形象
                 01 - 02      慎思力行、克己重人
                 02 - 03      校園秩序井然、學教效益斐然
                 03 - 04      健康生活、防疫抗逆、公德同得
                 04 - 05      關顧共勉、和洽互愛
                 05 - 06      節制自律、作息有序
                 06 - 07      群策群力、眾志成城
                 07 - 08      奧運精神、身體力行
                 08 - 09      孝慈念親、和諧愛家
                 09 - 10      守責承德、樹己立人
                 10 - 11      明是非、辨對錯、勇承擔、見真我
                 11 - 12      明理以誠、力行為信
                 12 - 13      盡心盡責、愛己愛人
                 13 - 14      守責互愛、達德育群
                 14 - 15      活出生命真善美
                 15 - 16      愛家愛辛亥、盡心盡本份
                 16 - 17      發揮生命正能量、活出快樂人生

              過去兩年,香港人在生活價值觀及政見有很大分
          歧,負面力量越來越大,不少青少年及學生,都不認同
          上一代比較保守及看來對政治環境妥協。以我觀察,
          較樂觀的年輕人會投身政界,希望改變社會,悲觀者
          則上街遊行示威,甚至訴諸激進及暴力。站在教育前
          線的教師們,正飽受各持分者無形的壓力,吃力而絕
          不討好。然而,我們肩負教導學生的夢想,重視獨立批                            早會
          判思考,希望各方面意見受到尊重及包容,將政治分


          16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