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周年特刊
P. 16

『在歷史柱廊的「大變遷」與「小故事」

          —「夢.飛.賞!」』


          行政委員會  葉存楫副校長






              時湲潺流,辛亥已創校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在歷史長河中只屬河花一濺,湍過後便落在水浪中,驟成億
          份之一的微珠。但是以一所學校而言,當中發生過的小故事、大變遷,卻足以編織成一段滄海桑田、可歌可泣的
          經歷,令人懷緬⋯⋯

              辛亥創校以來,一直樹立在蝴蝶灣區,見證着這社區有如蝴蝶般的蛻變   從滄海變樂土、從漁邨變商城、
          從荒蕪變繁盛⋯⋯三十五年來經移山填海,一座座屋苑、商場、校舍、碼頭、公園⋯⋯建築物相繼落成。現在整
          個社區已蛻變成一隻色彩斑斕的粉蝶,給予居民多采多姿的消閒生活安樂窩。

              作為區內第一座拔地而起的中學,本校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校以來,便肩負起為本區莘莘學子「傳道、
          授業及解惑」的偉大使命。隨着大環境變遷,學校也與時並進   早在創校五周年,我們即舉辦了小型開放日,
          接待區內小學生參觀;十周年時,本着立身本區,作育英才為己任,又以「我們的社區」為題,首次舉辦大型開放日;
          十五周年則以溫馨及歸屬感為調子,舉辦攤位遊戲及晚會;而二十周年時,則配合教育及課程改革為本,標榜「學
          教新紀元」為題,再次舉辦開放日;及至二十五周年銀禧紀念,我們以「辛亥事,辛亥情」為綱,替大家捕捉曾經
          熟悉或漸已渾忘的辛亥舊「事」,尋回一絲昔日崢嶸或跌宕的「情」。踏入「三十而立」之年,我們一直沒有停步,
          以「多元而立,創新共融」為口號,以行動迎接教與學的挑戰!

              回顧三十五年寒暑,我校經歷過篳路藍縷,走出萬水千山。記得開校初期,屯門區人口膨脹,我們要以蕞爾
          校舍容納一千二百人,所收的八成多為第五組別學生,當時苦況可想而知。然而我們本着有教無類精神,以「愛
          心校園」為宗旨,在學業外竭力輔育學生身心成長。至今,我們學生已全屬第一、二組別了,在此必須感激多年
          來家長們的信任與支持。可是,近年本區適齡學童人口下降,我們又要為鞏固校譽,開拓生源而努力不懈,晝夜
          辛勤。幸好在這嘔心瀝血的耕耘過程中,也有很多敬師愛生的溫馨「小故事」點綴教學生涯,成為窩心小插曲。


              今年迎來三十五周年校慶,為與師生共勉,我們以「夢.飛.賞」為校慶主題。要創高峯,就要有夢想,回望
          辛亥的細水長流,師生們有甚麼「夢」呢?老師的夢在於培育能處世立仁的學生;而同學的夢在於編織自己美麗
          前景。我們乘着夢想去「飛」   學校發展要騰飛,努力為學生在學業、操行及課外活動各範疇打下鞏固基礎;
          而同學更要為美好前程展翅高飛,邁向卓越。驀然回首,我們要懂得「賞」   欣賞前人如何面向橫逆,汲取
          他們奮發創業的寶貴經驗,戰勝厄困;我們也欣賞現在大家如何踏實苦幹,戳力守業;當然,我們更希望承先啟
          後,創新領域,賞味將來,務求把三十五載辛苦耕耘的收穫賞味期,一直延展下去!

              時光荏苒,過去三十五年中,我校早在驚濤駭浪中煉成「勝不驕、敗不餒」,抵擋成長中幾許狂風暴雨。大
          家認同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畢生事業,即是我們經歷了三分之一,前路仍漫漫!對過去三十五年的成就,我們
          不敢自滿,「安適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豐沛的泉水很容易滯留人生」,故我們定當繼續堅守崗位,「上下而求
          索」,不斷反思我們的局限,尋求突破,為未來發展帶來靈感和動力。我們一向以來堅守「學行並駕創高峯,辛
          亥為家樂融融」之目標,並以此作為燭照,引領我們昂然邁向更多周年,為這社區,為東華三院及為香港教育再
          發光發熱!   是為「序」。














           與校工們大食會,一家親                                                 每年召開法團校董會會議,商討校務



          14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