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校報 2020年1月號)
P. 13
專題版 13
泰國
佛教的興盛,令本為民族節慶的潑水節
摻和宗教元素,例如浴佛活動,於是泰
國的新年除歡慶外,亦富有濃厚的佛教
色彩。
傳統上,泰國人在三天的節期中有
兩個習俗。第一,在新年的早晨,他們
會穿上新置的傳統服飾,並清洗家中供
▲ 緬甸的新年都有互相潑水的習俗 奉的佛像後,即至寺廟禮佛。新年也是
(圖片來源:shane1963.pixnet.net) 做善事的好時機,一般人會去市場買小
說起潑水節,大家都會想起泰國的 鳥與活魚到野外放生,以帶走霉運,累
新年。其實潑水節並不是泰國的專利, 積功德。第二,他們會把混入香水和花 ▲ 在潑水節當天,住在九龍城的泰國人會依
東南亞的緬甸、寮國、柬埔寨、老撾、 瓣的清水輕輕用手指灑在認識的人的頭 家鄉傳統舉辦浴佛儀式。(圖片來源:香
斯里蘭卡等國以及中國雲南傣族都會共 上,水在這個節日代表純潔和淨化,可 港01)
同慶祝這個節日。潑水節原稱宋干節, 以洗走身上的穢氣與罪惡,迎接新來的 福氣。潑水節首二天是去舊,最後一天
源自梵文,意為運轉、變更、除舊迎新 是迎新。
之意。時間在傣曆的六月六日至七月七 新年原是家族團聚,共同為新年度
日之間,約在每年公曆的四月十三日至 祈福的時刻,因潑水活動大受年輕人歡
十六日。 迎,反成為新年的代名詞,而潑水的方
在充滿神秘色彩的古代東南亞歷 式都有所轉變,變得誇張得多。由把水
史之中,潑水節的起源傳說有十多個, 輕輕沾在別人的頭上,演變成在大街或
不約而同都是關於在古代某個時期,當 小巷上狂歡式向路人潑灑大量的水。在
人們活在水深火熱之際,有些人見義勇 潑水節期間,一走到街上,衣服濕透實
為,以水潑熄火災拯救了大眾,於是人 ▲ 緬甸人在新年會放生小鳥或魚,以累積功德。 在在所難免。小朋友更會出動水槍互射
們就以互相潑水象徵紀念或祝福。其後 (圖片來源:sohu) 耍樂,潑水節期間周圍都喜氣洋洋。
伊朗
看過以水花四濺的新年後,我們到西亞看看火光紅紅的伊朗新年吧!
伊朗的新年是諾魯孜節,「諾魯孜」在波斯語裏是新的一天的意思,這一天恰
好是中國的節氣春分,萬木復甦,春回大地,所以伊朗人說自己的「諾魯孜」節是真
正的春節。這天是伊斯蘭曆中的一月一日,約於公曆的三月下旬,迎新年活動會從跳
火夜開始直至十三日的踏青日。
▲ 伊朗人以跳火夜迎接新年
(圖片來源:outernationalist.net) 跳火夜是在舊年最後一個星期三的晚上舉行,以迎接新年的來臨。當夜大街小
巷會燃起一堆堆篝火,人們紛紛從火堆上跳過,對着火堆口中念念有詞:「黃色給予
你;紅色給予我」,黃色代表疾病,紅色代表健康,祈求在新的一年無病無災,身體
健康。跳夜火結束後,少女們披着面紗,邊擊銀勺,邊哼小曲,走鄰訪舍,索取糖
果,以求「討吉利」。她們還站在街巷拐角處,偷聽過往行人的談話,並用聽到的第
一句話來卜算自己明年的吉凶。
除夕夜的團圓飯,伊朗人會在屋內醒目位置擺上「七鮮桌」,即擺放七種在波
斯語中以「S」發音開頭的物品,通常包括象徵健康的蘋果、象徵財富的金幣、象徵
重生的麥苗和象徵愛意的沙棗等。此外,桌上還放著《古蘭經》和伊斯蘭教什葉派鼻
▲ 由七種S開首的食物組成了七鮮桌
(圖片來源:https://goo.gl/QJ2zr6) 祖阿里的畫像,表示主人的虔誠。
在新年其間,伊朗人與中國人一樣,都會四出到親友家拜年,互相祝福。踏青
節是伊朗新年的最後一項活動。伊朗人認爲,「十三」是個不吉祥的數位,所以正月
十三日人們合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不少人還把青麥苗放到車頂,讓青麥苗隨着汽
車的顛簸掉到地上,帶走晦氣。這一天,伊朗大小公園和郊區的綠地,遊客如雲,人
們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流連忘返,過了這一天,伊朗的新年才算真正過完了。
▲ 伊朗人在正月十三日合家出遊踏青避
邪惡(圖片來源:outernationalist.net)
看過如此多姿多采的新年習俗後,相信大家已逼不及待想着過年的活動。正所謂 參考資料: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各地文化差異,各國各地區新年的時間、過法以 自由時報
壹讀
及被賦予的意義都不同,令整個世界更豐富多彩。儘管慶祝活動不盡相同,但新年都 HKDiscovery
是讓大家團聚並憧憬未來的日子。在此,希望大家都可以過一個精彩、愉快的新年。 香港01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