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2019
P. 14
STEM @LCP Makerspace
Step7. 此時程式會將切割要求換算,因而得出列印時間, Step10. 打印前要用漿糊筆在玻璃面上塗上一層薄的漿糊
及所列印的材料相關數據,如物料所需長度為 用作固定膠料,而圖中可看到打印密度。
1,231mm等資料。至此,用家可再改變選項,了解
變數所造成的差異,例如時間和用料關係。
Step11. 打印完畢後用漆鏟把物料鏟起,再用兩個鉗把匙圈
裝上。
Step8. 將檔案儲存至SD卡,並以stemmarker為名稱的
G-Code檔案。
Step9. 儲存檔案後把SD卡,插入立體打印機內,選Print
file,再選擇stemmarker.goo檔案打印。
甚麼是 G-Code ?
在正式進行立體打印前,在電腦上作的最後調整,內裡涉及一些列印數據。回想立體打印過程是由點變
線,線變面,面變立體,簡言之,是一層層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切片,也就是將原本的模型分層,並變成讓立
體打印機運行列印路線的數據指令碼,這種與立體打印機溝通的機械程式語言就是G-Code。
列印經驗分享
列印物件橫放、直放或反轉均會影響打印物件的時間,例如若英文字向下擺放而進行打印,結果須要大量
支撐,最終打印時間變長,而美觀度也大減,可謂費時失事。另外,列印步驟中調校空心或實心,支撐的選擇
也重要,會直接影響物件能否成功打印出來,而多支撐往往多時間,少支撐就少時間。事實上要不斷摸索,才
可平衡所有因素達至最大效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