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青苗創作集
P. 81
理想家園 分享我一次行孝的經驗
3D 許蔚賢 4A 吳清鴻
每當走在街上的小店,我經常會看見印上「我愛香港」或「香港是我家」的衣 我出生於香港,但歸心於鄉,小時候簡樸的生活給予了我最溫馨的回憶。我六歲
物,但我每次都不會選購,問題不在於衣物的設計,也不在於價格昂貴,而是現在的 來到陌生的香港,因此與婆婆分隔二地,但與婆婆相處的點點滴滴卻歷歷在目,難以
香港並不是我心中的理想家園。 抹去。
小時候的我的確慶幸活在香港,那時對香港的認知只有「美食天堂」和「購物天 婆婆沒有好好念過書,不識字,但明白的道理可真不少,可能是經過一段苦難的
堂」,總覺得香港有着世界各地吃不盡、買不完的美食精品。除此之外,香港還有許 浸淫後,自然明白的事情也多了。每當我與母親鬥嘴後,總會找婆婆抱怨一番,婆婆
多地方擺着一檔又一檔的小賣攤和「冬菇亭」,價錢相宜,味道美極,最重要的,還 安慰我的話,像是一種奇珍妙藥,聽後心情自自然然平復下去。我的婆婆是我一生最
是濃濃的人情味—那是理想的家園的味道。 敬愛的「朋友」。
現在,我長大了,隨着歲月的洗禮,時代的變遷,我對香港的感情也慢慢地消 十五歲夏天,「吃飯了,快回來!」婆婆的聲音迴盪整個山頭,看看炊煙隨着
退、流失了。如今走在街上,已經聽不到小賣攤檔主親切的呼喚,換來的是冷冰冰的 黃昏的澄黃緩緩升起,便知道該回去了。和一起玩耍的好朋友道別後,我跑回老舊的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 昂貴餐廳,看着無情的餐牌,已無進食的胃口,再次進去只為填飽肚子而已。香港再 家,老家雖然不像城市樓房一樣正正方方,但破破爛爛卻有種不一樣的親切,在當年 青苗創作集
沒有以前的情懷和味道,這本已令我對這家園心灰意冷;但現在的政府更是令我失 小溪穿插、柳影飛揚的塘畔,穿着拖鞋的我,常常不經意濺得一身泥巴回去,穿拖鞋
望,每當我閱覽新聞,就只有無奈與心痛。政府就如我們的父母,當子女與父母發生 在石地板走路總是顯得特別大聲,婆婆總是說「快去洗乾淨去」,這句話她已經說到
衝突時,應該要有適當的溝通而不是逃避,不了了之,就如早前「佔中」事件,雖然 自然過呼吸了。我洗乾淨身子後,走出飯廳,飯廳氤氳着一陣陣飯香,頑皮了一天的
他們的手法並非每個人都認同,但試想想,要不是政府把他們逼到走投無路,他們會 我,這個時候絕不頑皮,乖乖地等着開飯。
這樣嗎?要不是他們這樣做,能引起巿民和政府的注意嗎?可是,到了最後,他們 翌日,我如日常般出去遊玩,但日落西山時,卻聽不到司空見慣的呼喊,我急
的堅持和付出卻遭到政府的無視,政府更把問題和矛盾轉移到巿民和「佔中人士」身 忙跑到豬欄、工具房、廁所裏去,都沒有婆婆的蹤影,心裏很不踏實,不由得放聲大
上,讓他們互相指責。 哭,哭聲裏充滿找不到依靠的無助。聽見哭聲的爺爺冒了頭出來,說是婆婆病倒了,
我懷念的是香港以前的人情味,而不是逐漸商業化的香港;我所期望的是政府能 這時擔心的心情比無助的感覺更大了。我走到婆婆的房間裏,抹去眼角的眼淚,看見
正面面對問題,與我們和諧相處,而不是互相指責或是逃避問題,可惜這樣的理想家 生病的婆婆,嘴巴不禁誠實地不斷說:「對不起⋯⋯」是因為對沒有好好照顧婆婆,
園不知何時才會實現呢? 還出去玩的抱歉。
所以我決定盡我的孝道,守護我的婆婆。
我悉心照顧婆婆,日夜守候,這時我才真正知道她老了,看見她斑白的雙鬢,心
中萌生起珍惜眼前人的感慨。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心中只想及時
行孝,我從無試過做飯,所以找了我爺爺做我的另一雙手,我做了幾味家鄉小菜。我
走到婆婆的房間,彌漫着藥油的刺氣,我細心扶着婆婆,婆婆的腿一直不好,走路一
拐一拐的,讓我的心感到一陣陣抽搐,婆婆走到飯桌上,看到我做的菜,露出了久違
喜悅的笑容,也是給我最甜的獎勵。賣相不好,婆婆卻吃得津津有味,隱約看到為了
不傷我的心擠出來的表情,心中愧疚。
母親曾教導我,要珍惜時光,不要讓自已騰升起沒有好好陪伴親人的內疚。這
事件告訴我,要更加更加孝順自己的親人,體會親人的痛苦,是一種痛不欲生的的煎
熬。我從奶奶去世的痛苦經歷知道孝順是令自己舒服最根本的保障。
請好好孝順身邊的親人吧,不要讓自己失去最根本的保障。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