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青苗創作集
P. 25
為了活下去 剩食
4C 林泳欣 4C 譚錦鴻
作 者:朴研美 作 者:陳曉蕾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
這本書主要講述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廚餘,根本不是垃圾。好些國
眾所周知北韓是一個極封閉國家,我們甚少有機會知道北韓人的生活。朴研美是 家禁止將廚餘送入堆填區,這些廚餘可以捐贈、推肥和用作肥料及發電等。但在香港
一位脫北者,研美生活的地方不像香港,有法律管治,豐衣足食。她上學途中看見屍體 卻是困難重重。香港有三個堆填區,全部都即將飽和,裡頭有三分之一是廚餘。
躺在路邊,人民吃野生植物果腹也是習以為常的事。正如瓊‧蒂蒂安所說,他們「靠着 寫這本書的作者叫陳曉蕾。她是一名記者,1993年入行報導政治新聞,1999年轉
說故事活下來」。這是一本由朴研美以無比的勇氣寫出的書,道述她脫北的故事。 寫專題報導,2009年開始獨立採訪,長期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議題,擅長撰寫人情故
研美說這輩子她最感激的有兩件事,一是她出生在北韓,一是她逃出了北韓。這 事。還出版多本著作包括《有米》、《香港正菜》、《剩食》、《香港第一》、《死
不是很矛盾嗎?感覺又愛又恨似的。研美從小經歷飢餓,很多時候只能吃發黑的馬鈴 在香港:流眼淚》及《死在香港:見棺材》等等。這些廚餘出現在快餐店、酒樓或者
薯,更不能像我們一樣閱讀不同種類的書,北韓只有歌頌領袖和國家的書,亦沒有網 餐廳後門的膠桶之中。這本書舉了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在酒樓設宴,每道菜都剩下少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 絡,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國家。她一直在如此惡劣的環境生活,直至她三十歲那年,研 量食物無人問津。人們有沒有考慮過如何處理這些所謂的「廚餘」?人們在喜宴設這 青苗創作集
美的媽媽逼不得已要靠中間人帶兩母女逃離北韓,當她們橫越了結冰的鴨綠江,本以 麼多道菜是為了面子,還是受傳統思想的制肘?例如:「在喜宴或百日宴當中必定要
為可獲得自由,誰不知她們落入了中國人口販子的手上,她媽媽為了保護被人口販子 十道菜或以上才能代表這個家庭是富裕。」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魚翅。我相信大家都知
看上的研美,不得不犧牲自己被人口販子侵犯,而研美一直在旁邊眼睜睜看着自己母 道甚麼是魚翅。漁夫為得到魚翅,他們不惜撒網大量獵殺鯊魚,把牠們拖到岸上,把
親被侵犯,卻無法拯救她,那刻的心情是有多麼的絕望。在人口販子的虐待下,她們 牠們的魚鰭切下,血流成河,然後遺棄大海。眾所周知,鯊魚是根據血的味道來尋找
渡過兩年生不如死的歲月,這裡比起北韓更危險,可是為了自由,這是值得的。堅強 獵物,那些被切掉魚鰭的鯊魚成為獵殺目標,令鯊魚的數目銳減。現時社會鼓吹環
的兩母女,再一次逃亡,這次是更危險的路,她們只有單薄的衣服,卻要在漆黑的晚 保,大多數人都不會吃魚翅,但主人家認為面子重要,總會有窩魚翅放在桌上,到最
上,橫越溫差極大的戈壁沙漠。即使她們逃離了這些危險的地方,但為了尋找研美失 後可能剩下大半窩被送往堆填區。廚餘越積越多,最後便出現堆填區飽和的現象。
蹤了的姐姐恩美,她們又要冒着生命危險重新踏上這些路,可見親情大於一切。 究竟是現時的社會太過富庶,還是人們覺得食物得來太輕易,所以不懂珍惜?生活在
研美不但講述了她脫北的故事,亦寫了一些有關她熟悉的人的故事,例如研美 富庶的社會,人們並不擔心捱餓,因為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得到食物。他們有一種心
的初戀情人春健,他與研美不同,他爸媽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家境很好。一般北韓年 態—吃不完就扔掉吧!沒有甚麼大不了的。或者不喜歡吃就別吃!勉強沒有幸福!
青人需服十年兵役,但因為春健有錢,他只需服兩年兵役。原來春健說八年後娶研 這反而增加了對該種食物的厭惡。就是這種文化促使人們覺得食物很容易就得到。
美,但研美怕自己會成為他的負累。可想而知階級觀念毀了多少人的幸福。讀完這本 大家都曾到過餐廳用餐,當你和朋友一起聚餐時,可能說過一句話:「儘管叫,
書後,我學會了很多有關人生的道理。不管遇到甚麼困難,只要堅持,必定會迎刃而 不用跟我客氣!」最後滿桌子都是餸菜,人只得三個。這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身處非洲
解,研美逃出北韓都能做到,我相信我們亦能解決我們的困擾。另外,我學會了要 的兒童?他們身處的地方不像香港那麼繁榮、那麼富庶。因為他們居住的地方終日乾
無私地幫助別人,不是要像研美媽媽一樣代替被侵犯,但只要日常生活多一點幫助別 旱,植物根本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長,孩子們只能餓着肚子,長遠來說便導致嚴重
人,例如幫老人家開門,扶助有需要的人等,已經足夠。在這本書裏,我也學會親情 營養不良。在香港生活的孩子永遠也不會明白因缺乏 食物而營養不良的滋味。
的重要性,家人是我們最強大的後盾。書內亦有一些研美小時候的照片,對於她失去 我不敢說我從來沒有浪費過食物。我曾經也是一個天天吃剩東西的小孩,不知道
父親,我也感到十分遺憾。雖則如此,但見到她與姐姐和母親團聚的照片也為她感到 食物得來不易。經常在新聞聽到有關廚餘過多和垃圾山的問題,令我更加明白到「粒
高興。總括而言,這本書十分適合年青人閱讀,詞意簡單易明卻帶出深層意義,這本 粒皆辛苦」,警惕自己要更加珍惜食物。
書證明了人類精神的強大,以及不惜一切追求自由和安全的決心。
透過這本書,我對北韓也加深了認識,這是一件包含多元化內容的書籍。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