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123
Echoes Towards Gratitude
它抬過來!他們坐言起行,立刻回去,合幾人之力,摃起大樹由東邊街頂直出海傍,沿海
傍走到統一碼頭,搭深水埗小輪過海,還要由北河街經多條街道,才到伊利沙伯中學,幾
位青年人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精神,真值得所有青年人學習。我們年紀較長的也對他們
肅然起敬。
這段時期觀眾們對李援華老師編導的話劇有口皆碑,所以每次的票房紀錄是保證良好
的。忽然有一年,李先生說他要休息一次,這年的演出由吳健生校友擔綱,事出突然,大
家嚇了一跳,以為他有甚 問題,他解釋說無他,不過試試由他人掌舵而已。吳先生(第
十三屆校友)拿出他精心編製的劇本《昭君出塞》,他提出與一般話劇不同,是有同「史
詩」式的演繹法,邊說邊演的。我們大家都是初次聽到這樣的演出,一頭霧水,只好見步
行步罷了。蘇大哥也說我跟他拍檔這 久,這次由我
領班,我便如此這般下當了「舞台監督」。原來這
個監督並不易做,一來我是初當大任,無甚經驗,
二來這新的劇種,即使是老行尊也要摸索,何況我
這個新仔,所以一切也只是見步行步而己,好在還
有蘇大哥從旁加以提點,才不致出岔子,但始終達
不到吳先生的要求,這是我深感歉意的,到了幾十
年後的今天,如果吳先生還健在,我希望他能夠感
1965《昭君出塞》演後羅師院長致辭 受我這種心意。
演出《通靈有術》時,我轉去負責「效果」,
其中有一個片段,是主角在病房中,聽到在附近馬
場的一場賽馬的聲音,我在許多唱片中也找不到,
和大會堂音響室的主管商談,他也沒有紀錄。後來
我在家聽電台的廣播劇,聽到有馬兒在跑的蹄聲,
自己的手指竟在紙盒上打拍,發出同樣的節奏。翌
日,跑去大會堂,找到了錄音室的主管,馬上把我
用手指打拍紙盒的片段錄下來,放大了聽聽,果然
酷似,於是到演出時,就採用這片段了。估不到一
1964《通靈有術》全體工作人員
場賽馬的馬蹄聲,就是我的十隻手指造成的!
我最後參加的一次戲劇活動,就是負責做《社會棟樑》的「效果」。那次,去到最後
一場,男主角要演出急步跑入後台,吞槍自殺。我們要掌握適當時間把槍聲響起,不能延
誤,與劇情脫節,因此一定要在後台做,不能靠音響室去遙控。我們一起構思,怎樣去製
造這一下聲響,當然,我們不能燒一個炮仗,遇上一個慢引的便不幸了,萬一是濕水炮仗
更不可收拾。後來我們想到,在街頭巷尾的報紙檔可以買到的,孩子玩的「啪啪」紙,就
是把它逐粒放入鐵製的玩具槍槍 裏,用手指扳機,撞針撞在「啪」子上,發出「啪」的
一聲。我心想,如果加多幾粒「啪」子,會不會變成「嘭」的一聲?試把幾粒叠好在硬
地上,用鐵鍾打下去,果然效果相似。於是回去後台將這消息與眾弟兄分享。到了演出
當晚,我們為了保證錘子不會打偏了,特意用膠紙將啪紙貼在錘子上。當天晚上那一聲
「嘭」的聲響過後,後台個個都裂嘴微笑(不敢笑出聲,臺前還在演戲中)。
th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75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