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122

感恩與迴響


           ✽師友隨筆



                                         校友會活動記趣



                                                                               鄧福鑫(1958羅師校友)



             一九五八年,大約在十一月,我被派到李鄭屋官校代課,認識了馮源(第八屆校

          友)。稍後,在他引薦之下,開始,參加了校友會的活動,之後那十幾年間,教書之餘,
          一切活動十九都和校友會有關,期間我參與的活動,多是通訊組、康樂組和戲劇組的。

              通訊組當時由蘇偉權(第八屆)主理,這位大哥和我一見如故。那時會方和校友之間

          聯絡,多靠通訊員。我們預先在每一間學校隨機選一位任職該校的校友為通訊員,由他接
          收通訊函件,分派給校友,這樣校友便可得悉會方的活動來參加了。

              通訊組最重頭的工作是編輯通訊錄,由於我們只得兩人,力量有限,難免多錯漏,後
          來加入了謝碧珠(第十七屆)才有所改善。

              在上世紀的五十至七十年代,來校友會幫手的校友個個都是萬能老倌,通常都橫跨幾

          組,無分彼此的,戲劇組由李援華老師領導下,又有莫紉蘭(第十二屆)大力幫助,非常
          蓬勃,差不多一至兩年便要公演一齣話劇,那時代資訊不發達,電視只是黑白的,遑論電

          視劇,所以每次羅師校友會公演話劇,都是相當賣座的。那時只要李老師一聲令下要演
          戲,馬上堂上一呼,堂下百喏,各小組馬上拿了劇本,按劇情去安排,作好準備。蘇偉權

          大哥檢來的,是最沉重的部份,就是「裝置」,即是佈景兼道具。我們的場景是自己製作
          的,首先繪好一個景,將它分成若干塊景片,跟着便動手製作。舊羅富國(如今己改為般

          咸道官立小學)和隔鄰精神病院之間的小操場便成為我們的工作室,蘇大哥號召力果然不
          凡,他一聲令下,馬上來了大批生力軍,黃錦鴻啦,葉錫剛啦,余柏銓啦,還有李志華、

          麥國楨、梁文建……都來了(梁文建是第十七屆同學,一九七八/七九年間曾任教育署
          長),一時陣容,錘呀、鋸呀、剪呀……揮動不停。從前製作景片,首先用木方製一個長

          分形的架,跟着在一面蒙上白扣布,扯緊後用釘釘牢,完成第一步。將需要的景片拼在一
          起,然後用顏料繪上心目中的場景,等它乾透了便完成,把這堂景豎起來,景片之間用繩

          子繫緊,近底部有螺絲狀鐵枝穿入一個鐵圈內,鐵枝另一頭造成一枚尖釘狀,把釘頭釘入
          一舊『坡柴』內,坡柴的重量使它固定位置。一次,演《藝海珠塵》其中一場,是後花園

          景,其中有一個亭,但演戲只用半個,不必造全個,縮小了演戲的範圍,但這樣一來,那
          個頂便難造了,半個頂很難放得穩的;終於想通了,在亭子旁邊加一棵樹,便可將亭頂靠

          了一部份在樹頂了。到了公演日,後花園那一場,其中兩位兄弟專誠偷出去,在大堂觀眾
          後邊看過,回來報告說這場景簡直美得不敢相信。這齣戲在皇仁大禮堂演過後,隨着的週

          末便移師到九能伊利沙伯中學的大禮堂上演,那時未有大會堂和文化中心,只能假兩間中
          學的大禮堂演出了。這一天中午,部份工作人員將所有佈景及道具在西營盤羅師搬上大貨

          車,浩浩蕩蕩的開向統一碼頭,渡海去。到了目的地,點算之下,發覺搬漏了那棵大樹。
          這天是星期六,交通緊張,找不到車子,怎辦?幸好當時一班精銳說:不用怕,我們去把



     120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