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羅富國校友會(七十五周年紀念特刊)
P. 113
Echoes Towards Gratitude
✽師友重聚的喜悅
聚會,「緣份」,也「隨緣」
黃錫金(1976羅師校友)
當年入讀羅富國教育學院,並非刻意要在教育界發展,只是出於偶然,也該是一種緣
份吧!在教育學院這兩年中,學習到在中學及預科課程中未有學習過的知識;亦得到一些
良師的指導;當然最有幸是認識了不少同學;而尤其是同英文組(當年我是編排在英文組
第四組)中幾位男同學,我們的友誼一直維繫到現在。
在1976年畢業後,我在中學任教了五年。因得到英文組一位同學的指引,1982年我到
美國攻讀大學工商管理科。這應該又是有一種緣份吧!
因著緣份,在2006年7月第一個星期六我們相約第一次「畢業三十年後的同學聚會」。
這次聚會在佐敦柯士甸道童軍會 的「金陶軒」內舉行。當夜晚宴,有36位同學及嘉賓出
席。『浮雲一 後,流水十年間(當時已不止十年,而是三十年),歡欣情如舊,蕭蕭鬢
已斑!』再度相見時的感懷,真的不知從何說起。除了閒聊別後生活外,更多的是回憶在
NCE時的舊事。到接近散席時,我們均覺得該要珍惜這樣重逢聚舊的機會。於是決定此後
每年七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來一次聚會。那次亦推選出潘建良同學、康潔賢同學、謝婉嫦同
學、何遠光同學和本人擔任來年2007年聚會的聯絡召集人。
2007年7月第一個星期六,在童軍會 的「金陶軒」內舉行第二屆週年聚會晚宴。當晚共
有出席人數共有47位。能夠延續這份誼情,實在也是「冥冥中那份緣」。
2008年7月,我們的《週年聚會》「移師」到紅磡黃埔的「博藝會」;自此到現在,
每年七月的《週年聚會》便一直在「博藝會」舉行聚會晚宴。2008年這次第三屆〈週年聚
會〉,蒞臨人數達57人,其中有以前未能聯絡上的同學,更有已移居海外的同學,自己無
暇來聚,卻委派兒女來赴宴。(75-76年學生會主席黃鏗委派他的女兒由美國回港參加這次
聚會),令是次聚會增添意義。在宴會中,有由當年英文組第十二組的蒞臨同學獻唱一首
名曲:"Oh Tie A Yellow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 Tree"。這首曲是我們這屆同學在1976
年6月中旬在NCE的禮堂內「英文科綜合表演」的一個項目中,由第十二組的同學獻唱的。
1976年6月中旬,英文科有一項綜合「功課」,每一組 均需要負責演出一個英語話劇和一個
英語表演項目*(當時部份情景可參看本文後附隨相片)。2008年7月〈週年聚會〉的宴會
中,邀請第十二組列席的同學獻唱這首曲,當然是刻意再引起我們對在羅師的學習和生活
的憶懷和惜念;那夜還有由潘建良同學和徐安庭同學合唱一首流行名曲 「朋友」;這
曲當然又充份表現了這兩位同學在NCE時到現在的深厚誼情。
2017年的〈七月週年聚會〉,很榮幸得到兩位當年教導過我們的NCE導師蒞臨 英
文科的Miss Alice Kwan和教育心理科的Mrs. Teresa Lee。這兩位已過八十歲的導師還健在,
當然是欣慰異常,而我們同輩同學也不經不覺均已渡過了一屆「甲子之週」,邁向耳順之年
了!歲月流逝,世事滄桑,我們真的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以及同學之間的深固情誼!
th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75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