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 周年報告
P. 8

學與教:




          ★ 本年度學校上課日數:一至三年級為103天,四至六年級為108天
          ★ 每星期共上課29課節。
          ★ 八個主要學習領域中與小學相關之項目的課時:













                  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            數學           常識科        音樂∕視覺藝術           體育          其他科目
              (中文、普通話)
            備註:其他包括電腦、圖書、生命教育、週會、導修、課前活動、「悅」讀課、興趣小組





          課程規劃及發展

              本校為學生提供的正規課程有: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常識、視覺藝術、音樂、體
          育、普通話、電腦、宗教、生命教育、圖書。除正規課程外,每天上課前均進行不同的學習項目
          (包括訓育時段、早禱、公民教育時段、健身課和讚美操),每週設有週會或生命教育課,周五

          設有綜合時段,進行的學習活動包括:興趣小組、領袖生訓練和真情對話。除學科知識以外,我
          們期望透過進行多元化活動,潛移默化,啟迪學生心智,達致全人發展。
              面對社會不斷的改變,學生需要擁有不同的共通能力,才能保持競爭力。然而,這些能力的
          獲得並不能單靠教師口述筆傳,而是要讓學生置身於不同情境親身參與,從經歷中累積經驗,將

          經驗內化成為不同的能力。故此,教師致力設計不同學習活動,如實作評量(數學)、專題研習
          (常識)、戶外學習(常識)、探究活動(常識)、藝術體驗活動(音樂、體育與視覺藝術)、
          全方位學習活動(各科)等,讓學生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興趣及能力主動探索,老師的角色則由
          主導轉化為輔助、由講授者改變為監察及支援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此外,為裝備學生面

          對日趨科技化的生活,學校不遺餘力。
              學校推行STEM教學,著意發展學生的創意及解難能力。學校以常識科為主導,發展校本的
          STEM教學。去年已完成了一至六年級每級一個STEM課程,相關的課堂設計不但能培養學生科學探
          究和解難能力,更能連繫學生生活需要,以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在課後,常識科亦為學生開辦了

          「小小科學家」的資優班,以培訓對科學、科技、工程及數理有興趣的學生。
              為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協助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學校三至六年級按學生成績編班,精英班
          的學生除了「以普通話教中文」,還加添了一些增潤練習以配合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學習。學校亦
          在二至六年級的中文、英文、數學三個主科中設有小組教學班,讓教師按學生的程度調整教學內

          容、教學策略及設計不同程度的教材和課業。
              閱讀對學生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良好的閱讀習慣及能力既是學好學科知識的先決條件,亦
          是持續自學的基礎,因此「學會閱讀及從閱讀中學習」是我們課程規劃的重點之一。學校一直致
          力營造校園閱讀氣氛,包括環境佈置,在課時內規劃「悅」讀課,讓全校師生一起閱讀。此外,

          我們安排老師、家長及高年級學生在「悅」讀課為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伴讀,掃除學生因識字
          量不足,而引致的閱讀障礙,提升初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繼而逐步由伴讀過渡到自行閱讀。我
          們亦會為學生設計不同的閱讀獎勵計劃,藉此擴闊學生的閱讀層面及閱讀量。學校動員家長的

       7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