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周年特刊
P. 111
我們的球場
陳玉卿(中五中七畢業生,現職體育教師)
大概是職業病,每當路過學校─不論小學、中學 我也是田徑隊成員,鐵餅、標鎗是我的強項。可知
還是大學─校園裏的球場,總是最能吸引我目光,總 道當年真的「力大無窮」!豈能在這小小的球場進行投
喜歡窺看內裏的規模。在香港這彈丸之地,能有兩個 擲訓練﹖有場地的限制,老師同學們也格外靈活,到隔
標準籃球場,已算是一個「寬敞」的校園。 鄰的足球場擲鐵餅,到附近施工中的地盤擲晾衫竹當
成標鎗。鐵餅與石屎地面擦出火花,竹竿在地盤著地
這習性在出外旅遊時更是擺脫不了。不少國家土 時揚起塵土,加上怕被發現的心驚膽顫,是我心中一
地充足,量度校園不是以多少個籃球場計算,而是以 幅美麗的圖畫,一份寶貴的經歷,更是一生美好的回
多少個田徑場作準。每當讚歎校園之大,羨慕學生之 憶。這些事這些情,都是由這小小的球場帶來的。這不
福,緬懷青葱之時,總想起一個球場,一個怎麼也忘不 是一個合標準的球場。
掉的球場,一個一直造就學生起飛的球場。
這地方雖小,卻充滿支持與鼓勵。社際高級組籃
這不是一個合標準的球場。 球比賽,是年度球場大事,在這小小的籃球場旁,人頭
湧湧,校長、老師、學生甚至校工們,上上下下,齊集場
我曾經是手球隊的守門員。為了增強守門員撲球 邊,為同學吶喊,更為一睹各社代表老師的風采。老師
能力,老師找來男隊員射門,加上他自己操刀,多次給 們的光芒,同學們的拚勁,觀眾們的熱情,是這球場最
我特訓。在那不知是否真的有六公尺的禁區內,為撲 動人的時刻。在這裏度過的七個寒暑,留下不少足跡,
救老師的射門,想必是過份英勇,結果頭部中球,鼻血 流過不少血汗。也許就是這個球場,帶來的這些事和
流個不停。 這些情,也悄無聲息地為我們帶來了力量,帶來了夢想,
帶來了人生方向。然而,這不是一個合標準的球場。
後來我不再當守門員。在這個球場上,風馳電掣
的追逐,快攻接球,三兩步便到達對方禁區射門,以為 三十五年,這地方為多少人造就了多少 個夢﹖
自己跑得真快。誰知道到校際比賽時,同樣接球跑三 三十五年,這球場仍舊是不標準,但內裏絕不簡單。這
兩步,連半場也未到?自此我才知道:這不是一個合標 不是一個合標準的球場。
準的球場。
109 35th Anniver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