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青苗文集
P. 15

青苗創作集



                                       活着

                                                                 1C 葉曉婷

          作  者:余華
          出版社:麥田出版


             《活着》這本書是由余華在一九九三年從麥田出版的長篇小說。這本書
          的封面只印了兩個中國毛筆字,而這兩個字也就是本書的書名。這反映余華
          直接又簡單的風格。這書令我對余華的作品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在那個人人不受尊重,身不由己的年代,連飽食一餐都難的年代,活
          着到底是幸運,還是悲劇?這是我在看完這本書後唯一的一個疑問。書中的
          「我」是個民間歌謠的蒐集者。「我」喜歡在鄉間逍遙自在的生活,後來無
          意中結識了這本書真正的主角福貴及已陪伴他多年的老牛。福貴的一生曲折、
          悲慘,他四十年前是一位闊少爺,自從染上嫖妓和賭錢的惡習後,則變成一
          個一無所有的敗家子。福貴在一生中經歷過看着家人、朋友死去的悲劇,看
          着父母前後死去,再是死去兒子,然後死去女兒、妻子、女婿、外孫,就連
          當初內戰時的戰友,甚至是原本要還怨恨一生的在賭局上令他輸光家產的那
          個人,都一個個地死去,最後只剩下那頭老牛陪伴着福貴。當「我」聽着福
          貴訴說着這一切時,他沒有強烈的反應或是激盪的感情,一切只是淡淡的,
          就像其實這些事對他來說並沒有重要的意義。或者對於已過去的事,亦無謂
          悲痛。可是,作為聽者的我,看着福貴淡淡的傾訴,內心卻是震撼無比。
             這本書大多數的內容都是在寫與書名完全相反的故事,書名是《活着》,
          但在這本書裏死亡才是書的軸心。先是父親賣了所有的田產,為福貴還債,
          最後就在他從前最愛的糞坑中死去。接着就小兒子為了要救縣長的妻子,就
          到醫院裏抽血,不知醫生搞甚麼,竟把小兒子的血抽得一乾二淨,最後就在
          那令人討厭的醫院裏死去。後來身邊的人一個一個死去,而最讓我無奈的是
          福貴的孫子七歲時,父母已身亡,他病倒了,福貴為了孫子,煮了些豆子,
          好叫小孫子能吃頓好的。但他在田裏工作回家後,叫喚在病床上的孫子,叫
          也不應,他就走近孫子,才看見孫子口中啃着豆子,孫子就這樣啃死了。在
          記述這些故事的過程中,余華用了最簡單直接的手法。或許有人會覺得糞坑、
          撒尿這些詞語非常不雅,的確現在很少人會這樣直接。但仔細一想,這種寫
          法對讀者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好的做法?余華的敘事手法沒賣弄甚麼技巧,
          只是直接的記述。
             主角福貴從開始放任自若變成堅定不屈,慢慢展現無比的生命力。他在
          第一次親人死後的反應強烈,到後面一步一步變得剛強,到最後小孫子死時,
          就沒有表達甚麼可惜,也沒有甚麼可恨,只當是死了一隻貓狗罷了。不知一
          個人的生命力要有多強,才能把親人死亡的這件事看得那麼平淡無奇。


                                          1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