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特刊)
P. 12

4. 我們的學與教                                           經常在午膳時及放學後與學生接觸,跟學生閒談,或舉辦班際比賽,或替
                                                                 學生解決功課疑難。他們也會在假期帶學生外出參觀,又會在工餘時與家
            4.1 課程                                               長聯絡。他們積極投入,使學生得到充份的關懷和照顧,獲得不少家長的
             ● 本校繼續發展課程及考試評鑑,以便讓各科有效地檢討教學成效。                     稱許。
             ● 全方位學習日於2017年4月28日舉行。學生透過「走出教室」到本                  ●  各級班主任以及各個組別,如訓導組、輔導組、學生活動組等充份合作,
               港各區不同的學習點進行實地研習活動。學生可以更具體地接觸不                     安排了不少多元化及有趣的活動給學生,使他們深深受益。
               同的事物,而學習模式也更添趣味。                                  ●  本校在中一至中五級實施雙班主任制和有計劃地配合訓導、輔導、德育及
             ● 本年度於2017年3月23及3月24日舉辦了初中專題研習日,主題為                 公民教育、學生活動,透過不同類型及規模的活動以加強各方面的學生關
               「全球化如何影響港人的生活素質」,讓中二學生就這個通識課題                     顧工作,增強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
               分組討論研習,然後提交專題報告。                                  ●  本校又積極鼓勵學生參加賣旗、捐血、義工、社區表演、探訪老人院等服
             ● 本年度安排了兩次境外考察活動,藉以拓闊學生的視野。例如:                      務工作,為社區作出貢獻,以提升學生的自我形象、自尊心、自信心、抗
                為了讓中一學生認識客家的土樓,中一級全級學生於2017年4月                  逆能力和解難能力,協助他們健康地成長。
                 13日至4月至16日到福建的廈門考察,並參觀當地多所博物館及                 ●  本校由2005至06年度起,連續12年獲香港基督教社會服務處頒發「關愛
                 在僑育中學與當地學生交流。                                   校園榮譽獎」,以表揚本校推廣關愛學生活動的卓越表現。
                2016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教務組、健教組及「讓學生成為             5.2 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政策、資源及支援措施
                 學習經驗設計者LED」學會主辦「一帶一路‧泰國文化交流學習
                 之旅」。透過實地參觀、考察、義教服務、文化交流,讓學生了                   ●  政策
                 解泰國的歷史及文化,以至發展前景,從而反思如何在國家「一                       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給予適
                 帶一路」政策中把握機遇,以使個人生涯規劃及思考香港發展                       切支援,協助學生積極面對學習障礙,融入校園生活。
                 的前途上能夠洞悉先機,促進雙邊交流及發展。這個活動入選                        讓家長了解子女在校接受支援的情況及進度,與家長保持聯繫,共同商
                 公民教育委員會『一帶一路』交流資助計劃,得到的資助超過                       議支援策略。
                 100,000元,共有30位中四至中五學生參加。活動並得到報章及                ●  資源
                 網上媒體報導。                                           為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學生,本校獲教育局增撥的額外資源,
                2017年7月5日至7月9日,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環境教育組、輔                 包括:學校發展津貼、中學學習支援津貼、校本教育心理服務等。
                 導組、德育及公民教育組一起帶領中六學生以及若干低年級的學                   ● 支援措施及資源運用方式
                 生前往台灣考察,主要瞭解到台灣升學的情況。                             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以下支援措施:
             ●  本校非常關注學生的學習差異,故有計劃地提供拔尖保底課程。對                      成立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教務組主任、考評組主
               於能力較佳的尖子,科任教師會為他們提供特別的奮進計劃;對於                       任、輔導組主任、學習支援組主任及駐校社工。
               能力稍遜的學生,教師也會為他們提供適切的課前或課後輔導。英                        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到校為學生作學習評估、與教師及家長共同商議學
               文科更為新來港學童開設英語課程,又設計多樣化的英語活動,讓                       生「個別學習計劃」支援項目。
               他們可以早日趕上本地學生的英語水平。                                  增聘1名教師及1名教學助理與全校教師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學生的
              ●  本校會在初中中、英、數3科為不同程度的學生推行課程調適,而                     個別差異。
               其他科目亦按各班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上作出調適及設計不同程度的                         購買言語治療服務,為聽障學生及讀寫困難學生提供平均每月2次個人
               課業,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和學習興趣。                                或小組言語治療或訓練,改進他們的表達能力。
             ●  由2013至14年度起統整了中三級以下科目,讓中三學生在升上高                    安排教學助理為教師編製教材及在課堂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中前有更好的準備。統整科目包括:地理與旅遊、經濟與企業、會                       教學助理每周1次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課後輔導。
               計及財務概論、中史與歷史。                                        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學習、家課調適。安裝讀屏器軟件及安排考測調適,
              ●  本校投放較多資源給中、英、數3科,按學生能力推行小組教學,                     整理學生支援報告。班主任在家長日向家長簡報學生進展情況。
               使教師可以利用小班的好處,使學生得到更多的照顧,藉以提升學                        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駐校社工及教學助理為過度活躍、亞氏保加症及
     10        與教效能。                                               社交能力稍遜的學生安排課後社交小組,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
             ●  新高中學制順利推行,而課程也多元化。除中、英、數及通識外,                      安排親子閱讀講座,讓家長多了解子女學習需要。
               本校一共提供12科選修科(包括2科外校提供的聯校課程)給學生                       邀請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及專業人士到校為老師辦工作坊,加深老師對
               選擇。學生可按他們的興趣及能力選擇有關科目。本校也鼓勵有興                       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了解,掌握課堂照顧學習差異及編製工作紙的
               趣的學生選讀應用學習科目。                                       技巧。
            4.2 學與教                                            5.3 學校與家長的溝通
             ●  鼓勵老師在教學時以有質素的提問為教學策略,讓學生多參與課堂                    ●  本校一直致力推動家校合作,並藉此輔助學生健康地成長,故中一新生註
               活動及增強他們的思考能力。                                     冊後,即舉行中一新生家長座談會,讓中一新生家長了解學校的特色及
             ●  全校已鋪設光纖網絡,積極鼓勵並支援教師在教學上運用電子學習                    現況。
               (e-learning),提高學與教的成效。                           ●  在中一迎新周當中,班主任會約見中一新生及其家長,以便雙方充份了
             ● 教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解,並訂定全年學習目標。
             ●  透過早讀計劃、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作家講座、讀書營等,培                    ●  由2010至11學年開始,學年中的家長日比以往增多1天(共2天),讓班
               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主任與家長討論有關學生在學業、品行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
             ●  推廣觀課文化,讓教師可以透過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課後檢討,                    ●  本校不時透過面談及給家長的信的方式,讓家長具體了解學校的最新動態
               互相切磋,改善教學質素。                                      及各項措施的作用和實施情況,效果令人鼓舞。學校並給予家長與家長互
                                                                 相認識的機會,藉著分享經驗和互相幫助,更有效地教導他們的子女。
            4.3 學習評估
             ●  由2010至11年度開始,分3個學期。每個學期結束前,均設考試,
               取消了以往的統一測驗。考試之外,則採用持續評估的模式考核學 6. 學生表現
               生的學習表現。                                        6.1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
             ●  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方法,例如筆試、閱讀報告、口頭報告、專題研
               習等,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進展。                                ●  在第6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6C葉紫曼獲香港理工大學取錄,修讀護士,而
             ●  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本校會在考試的安排上,作出適當的處                    6C李海洋獲香港城市大學取錄,修讀語言學。李海洋視藝科考獲5級。
               理,務求他們可在完善的機制上,發揮出研習成效。                         ●  有2個學科的及格率高於全港的平均及格率,分別是視覺藝術科和旅遊與款
             ●  重視術科的學與教過程,而視覺藝術、音樂、電腦、體育、普通                     待科。其中視藝科的及格率為100%。
               話、設計與科技的考核成績均以分數顯示。                            6.2 學生活動
             ●  學期中,校長及科主任查核學生習作及觀課,以了解他們的學習
               情況。                                              ●  2016至17年度本校共有學會23個,包括學科小組、興趣小組、藝術小組、
                                                                 宗教小組、制服隊伍及體育小組。有特色的小組包括壘球隊、閃避球隊、
            5.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War Game Club等。此外,學生也可以參加校內服務生隊伍,如領袖生、學
                                                                 生會、環保大使、健康大使等。
            5.1 學生的關顧工作                                        ●  每位學生至少參加1項活動,最多3項。目的是讓學生透過不同的學生活
                                                                 動,培養興趣和發揮潛能,也可以讓他們紓緩讀書的壓力。
              ●  本校特別重視學生的關顧工作,而且是全面的。在暑假期間設有                   ●  全校所有教師都需要負責帶領學生活動1至2項,而各科、組也會另外安排
               中一迎新周,輔助小六學生適應中學的校園生活。迎新周長達2                      不同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參加。本校也已優化各項活動,以配合新高中
               個星期。期間除了有訓導組、輔導組、德育及公民教育組、學生                      「其他學習經歷」的發展
               活動組、環境教育組、健康教育組和升學及就業輔導組提供迎新                     ●  本校也訓練學生成為學生活動服務生,使他們在協助老師推行學生活動之
               活動外,還有中、英、數3科的學習班。此外,中一級的班主任                      餘,也可以提升他們的領導能力。
               在迎新周與每位中一新生的家長面談,加深彼此的認識和溝通。                     ●  本年度學生活動組統籌了30餘項各級別的班際比賽。
               迎新活動是免費的,目的是為入讀本校的新生打好中、英、數3
               科主要學科的基礎以及讓他們融入新環境。此舉深得家長及學生                   6.3 公開比賽
               的稱許。                                                 本校在多項校外比賽中均有出色的表現。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連續12年
             ●  2010至11年度成立校園生活關顧組,加強照顧學生的需要。各                   獲得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頒發的「關愛校園榮譽獎」,因為這是全校師生
               級班主任定期開會檢討學生的表現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                      共同努力的成果。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