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特刊)
P. 11

校務報告
                                            校務報告


        1.學生資料
          中六畢業生出路

                                                                                               梁炳棋校長

                                                              遠足(由姚錦權老師帶領)

                                                            ● 第3次(2017年6月2日)﹕本校安排了以下講座:

                                                               善用專業發展時段,共建同儕學習社群(教育局中學校本課程發
                                                                展組高級學校發展主任洪麗婷女士)

                                                              照顧學習差異:運用適異教學於初中中文寫作課(駐校教育心理
                         職專文憑(VTC)
                                學士學位(中國內地)
                                重讀(自修生)
            學士學位  副學士  高級文憑  毅進文憑 基礎文憑(VTC)  職業課程 重讀(他校)  學士學位(台灣) 其他學位課程  就業  其他  學家李詠芝姑娘、李欣倩老師)
                                      台灣專上課程
                         2014-15  2015-16  2016-17        3.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3.1 關注事項一: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2. 教師資料                                           成就
          2.1 教師學歷                                            全校完成鋪設網絡工程後,電子教學也能按進度推行。主要科目
                                                          (中、英、數、通識),均能利用網上平台及軟件,提升學習興趣,至
                                                          於專題研習方面,在教務組、通識科的協作下,訂立專題;各老師負責

                                                          指導同學搜集資料,運用電腦分析及撰寫報告,學生獲益良多。(參考

                                                          學校持分者問卷數據/學生及家長對教學的觀感均較過往為高)。

                                                              在鼓勵自學及閱讀文化方面,學生也逐漸多利用圖書館進行備課、
                                                          搜尋課外資料。主要科目如中文及英文,均能編排上課時段在圖書館裡
                                                          進行延伸教學或專題探究(圖書館匯報學生的學習態度;持分者問卷學
                                                          生對學生學習觀感提昇;家長對學生學習方式認同)。

                  2014-15     2015-16     2016-17             在照顧學習多樣性方面,為配合不同能力的需要,主要科目如中
                       碩士學位   只持學士學位   教育文憑               文、英文、數學、電腦、設計及綜合科學也相對調適教學進度和策略,
          2.2 教師年資                                        令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成就感逐漸提升。
                                                              在校本支援方面,英文科以優化教學策略為主,漸見其效(學生的學

                                                          習態度及興趣提高);通識科以評估及共同備課為主,提升分享分化,改
                                                          善教學質素。(校長與支援組面談)
                                                              在多元化學習及評估方面,除電子教學外,老師也利用討論、角式
                                                          扮演、匯報等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令學與教的效能更為提高(觀課表

                                                          現)。

                                                          反思
                                                                                                                  9

                  Ї ϋ       Ї ϋ      Ї  ϋ     Ї˸ɪ             在全面推行電子學習情況下,同學的學習興趣及投入感有所提升。
                         2014-15  2015-16  2016-17        此外,經過個別老師在教師發展日成功的分享,令老師更具自信地提升
          2.3 已接受專業訓練                                     教學效能。但是,一些科目所用的軟件,較為著重比賽節奏或視覺上的
                                                          吸引,間接地轉移了學與教的目標。所以,在新一年的周年發展計劃,

                                                          關注的層次應放在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包括電腦科技及圖書館)鼓勵同
                                                          學自主學習,自我增值;課堂模式亦由單向教授、灌輸逐漸轉為多向互
                                                          動分享,共同承擔學與教的責任和精神。
                                                              為配合自學及圖書館學習的文化,電子設施及軟件已大有改善。建

                                                          議增加圖書館電腦的數量、及添置有關知識搜集的資料(例如閱讀及網

                                                          頁清單)。此外,循著學校三年發展方向,各科必須多利用圖書館,使

                                                          同學能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在多元化評估方面,各科可調適功課或閱讀策略,令學生更注意自
                                                          學的責任及文化。
          2.4 已接受專科訓練的教師                                      在校本支援方面,英文及通識科在公開試中有顯著進步,學生學習
                                                          動機也顯著加強;為持續發展,鼓勵老師加入學習社群,多和其他學校
                                                          老師分享交流教學心得。

                                                              在學習與活動回饋方面,大部份老師都能做到,但深層次,具思考
                                                          性的提問及具體的回饋仍可增進。所以,老師應盡量減少單向講學時
                                                          間,應鼓勵同學多備課,多互動分享,才能作出恰當而有效的提問及回

                                                          饋,同學才能領略學習的責任。

                                                          3.2 關注事項二:培養學生品德情意及正面態度


                                                          成就
                       中文科    英文科    普通話科
                                                              在重整德育課程及配合健康、關愛及環保政策下,學生能夠有系統
          2.5教師專業發展                                       地培育並健康地成長。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並能以學校為家作出貢獻
                                                          (持分者問卷/學生對學校的態度/整體滿足感都較去年上昇)。
              本校一向積極鼓勵教師在職進修、考察、交流,除了發展自
          己的專業之外,更要瞭解整體教育的發展趨勢。本年度舉行了多                        生涯規劃的工作,亦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已的能力和方向,對自己的
          次教師發展活動:                                        將來及學習更具責任感。(持分者問卷/學生及家長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 第1次(2016年10月14日)﹕本校安排了以下講座:                 均能顯示家長及學生對學校政策的認同)在班級經營方面,鼓勵一人一
                立體打印技術介紹及該技術於教學上的應用(偉聯實業                 職,以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積極性及責任感。基本上,同學亦能達到
                有  限公司、韓文暄老師、何鈺琨老師、姚錦權老師)                 要求,而學校氣氛也見良好(見持分者問卷/學生及家長對學校氣氛的
               STEM教學分享(本校教務主任韓文暄老師、姚錦權老                 觀感)。
                師)                                        反思
            ● 第2次(2017年3月1日)﹕本校安排了以下講座:
               本校通識教育科分享接受教育局校本支援後的發展經驗                      德育課程經過實踐和檢討,活動內容及討論較為切合一般學生需
                (教育局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高級學校發展主任洪麗婷                  要。德育組成員列席校園生活關顧組會議,令班主任更能配合德育及
                女士、李永鴻副校長、曾錦昌老師、陳劍鋒老師和卓曉                  公民教育發展。因此,鼓勵其他組別有需要時也應列席校園生活關顧
                山老師)                                      組會議,令整體政策及班級經營更能互相配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