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聖文德書院(五十周年金禧特刊)
P. 168
聖文德書院金禧校慶 心繫文德
「博文約禮,明德格物」 由於想重拾書本,專心學業,2015年9月起決定離
開工作多年的聖文德書院。
謹集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校訓致賀。兩則校訓的第
二個字即成「文德」,契合學校冠名,應符賀金禧校慶 轉眼過了六年,回想當年大專畢業,為了學以致
之旨;亦借兩則校訓意蘊,冀盼聖文德莘莘學子,秉持 用,決定從事教育工作,雖然還沒有進修過教育學,但
文德兼修,步法建校先賢,弘揚大愛,造福社群。 感謝天主的安排,有幸得到這裏的教席,開展人生新的
一頁。
張偉成老師
擔任老師,從來就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以
身作則,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操。因此,比起坐在桌前埋頭
苦幹,我更喜愛與學生接觸傾談,了解他們,幫助他們。
愛恩斯坦說:「知識存在於兩種形式:『存放於
書本中,無生命的』與『存在於人類意識中,有生命 如是者過了四年,有一天,突然感受到當前美好的
的』」而第一種,無可避免的只落於次要的位置。面對 一切是上主所賜,為了以愛還愛,便毅然選擇離開,探
海量的互聯網訊息及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思辯和創造 討聖召之道。不過,人總是失去才知珍惜,離別才明瞭
力就非常重要。希望聖文德能秉承以培養全人教育的方 相聚的可貴,在此兩年間,曾經到別的學校工作,發現
針,培養更多有思想的人材,祝福! 這兒才是最適合自己發揮「愛主愛人」精神的地方。如
此,又一再幸運地重回這兒的懷抱,繼續育人的使命。
陳陳翠翠老師
2013年9月,是我教學生涯的另一個轉捩點— 轉
任圖書館主任一職,自此不用上課教學,不用追趕學生
成績。別人看來確是份優差,但漸漸發現,不上課室,
難以跟學生長時間接觸、培育感情;慶幸的是,以前教
人生悲歡交集,歡的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人生 過的學生會主動來找我閒談,延續師生情誼。不過,當
一大樂也;悲的是,走下教壇,萬分不捨學生。永遠懷 他們陸續畢業離校,莫名的失落感漸漸萌生起來。
念三十多載教學流光。祝願我校校譽日隆。
每天對着萬千的書冊,突然想到何不重拾書本,
郭志偉老師 再嚐當學生的滋味?結果,至今我仍在日本修讀大學學
位。不過,在離開的幾年間,每逢放假回港,我也會回
校探望舊同事,了解學校發展狀況,雖然校內已沒有學
生認識我,但我仍對這兒念念不忘。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校今年慶祝金禧,雖然未能親身參與,但有幸創
作的主題曲被採用,也能在特刊上投此拙作,實在感銘
寄望同學在時代的洪流中,能保持堅忍不拔的態 不盡。
度,奮發向前,成就一番事業。
祈望上主繼續保守這大家庭,未來有更多的五十年!
李雯愉老師
黃鎮國老師
166 50 周年金禧校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