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南風
P. 17

校園探射燈


                           化作春泥更護花






                                  —明報小記者帶你走進T.PARK

                                                                                       記者:6A 何宛錡  黎敏汶


           在2015-16年度,我校有兩名學生成功入選第19屆明報校園記者計劃,她們分別是6A的何宛錡及黎
       敏汶。「明報校園記者計劃」自1997年成立至今,已踏進第20個年頭,過往每年均會舉辦不同活動:
       包括編採攝培訓班、實習採訪、新聞講座及星之約會等,明報校園記者更有機會專訪名人政要、出外交
       流,擴闊通識視野,培養承擔協作的精神。這次就由兩位剛卸任的明報小記者帶我們走進香港首間污泥
       處理綜合設施—T.PARK。



                                                 香港首間污泥處理綜合設施,名為T.PARK「源.區」,已在
                                             5月開幕,於6月2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位於屯門曾嘴稔灣路。其名
                                             字中的「T」字代表transformation(轉換),有「轉廢為能,煥然
                                             一新」的意思,標誌著香港致力落實「轉廢為能」策略的決心,亦
                                             鼓勵市民對廢物處理與資源回收建立正面的態度及行為。
                                                 這獨一無二、自給自足的綜合設施結合了眾多先進科技,不但
                                             有泥污焚化爐、發電系統、海水化淡廠及污水處理設備等。當中更
                                             設有多項消閒、教育和自然生態設施,讓大眾親身體驗「轉廢為
                                             能」及保護環境的好處。明報小記者可在設施開放前率先參觀,期
                                             間由一名環境教育中心導賞員帶領介紹。












                                                                   設計理念

                                           採用流線型波浪設計,呼應前方的海灣形態及背後的山,令整座
                                       建築與周邊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設施的煙囪則巧妙地建築在行政大樓
                                       內,令整體更顯和諧。


                                                     先進科技

       污泥
           「污泥」是指污水處理過程後剩下的半固體殘餘物,透過影片介紹得知,香港每日產生約1200公噸
       污泥,T.PARK「源.區」則每日可處理最多2000公噸污泥。大部分污泥會經海路由香港11間主要的污
       水處理廠運往T.PARK,以減低陸路運送污泥帶來的影響。
       處理污泥
           這個污泥處理設施包含污泥焚化爐、發電系統、海水化淡廠及污水處理廠等部分。污泥焚化爐全日
       24小時運作,以「流化牀」焚化技術,利用空氣噴射,將熾熱砂粒與污泥快速混合,使污泥可均勻及完
       全燃燒。焚化爐的熱氣會達到850℃或以上,以控制有機污染物的排放。焚化
       後餘下的灰燼及殘餘物,體積為原來的一成,之後運往新界西堆填區棄置。
       自給自足
           除了處理污泥,T.PARK更可利用焚化過程中產生的熱能,轉化成電
       能,供應該設施日常運作所需電力,剩餘電力足夠最多4000個家庭使用,實
       踐「轉廢為能」。「海水化淡廠從后海灣抽取海水,處理後生產的淡水會用
       作飲用水及設施用水,污水處理廠則循環再用設施產生的污水,達至零污水
       排放。」在電力及用水方面,設施均可「自給自足」。

       17       یࠬ     ϋ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