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學校概覽2020-2021)
P. 6
班級組織
級別 中一 中二 中三 中四 中五 中六
班數 4 4 4 4 4 4
優良師資 學生水平
本校教師連校長共55人,全部持有學士學位及具備教育文憑或高 本校所有學生主要來自區
級教育文憑,教學經驗豐富;具碩士學位的更有28人。所有英文 內第一及第二組別。
科和普通話科的教師均已達到教育局語文能力的要求。
教學語言
本校的初中課程除英文外,均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以方便課堂學習的溝通與及促進各科高層次的
思考。此外,為使初中同學能基本掌握「兩文三語」,本校聘有外籍英語教師,並透過中英文閱
讀獎勵計劃、「課餘補充課程」、銜接課程等措施協助初中同學掌握「兩文三語」。
學校的跨課程英語規劃小組,統籌各項「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強化同學在不同學習範疇的英語
能力。
優質的學與教
透過常規和隱閉課程(Formal and Hidden Curriculum)的推行和重整,協助學生掌握知識和培育學生正
確的價值觀,積極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和精神。本校在過往的日子,先後多次獲得優質教育基金撥款
資助推展綜合人文科和生活科的課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跨學科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學
習活動課和活動課程)及美化校園計劃。近年更獲基金撥款,在歷史與文化科、化學科和生物科分別
推展「學生為本的學習考察活動」、「元認知教學策略」和「生物科技教育」。結合電子學習,強化
預習趣味和學與教的互動,讓學生深化自主學習的模式和進一步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此外,又獲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撥款,在科技教育和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
領域以跨學科協作的課程發展模式,為學生安排學習活動,使學生能獲得寶貴的學習經歷,並提供機
會讓具有不同興趣和能力的學生參與跟「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相關的比賽和活動。通識教
育科和STEM教育得到教育局的校本支援服務,嘗試將教師持續專業發展、校本課程發展和學校發展三
者緊密地聯繫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學校亦成為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科種籽學校和不同學習網絡和社群成員,當中包括:資優教育
教師(人文學科)網絡、通識教育科電子學習社群、歷史科電子教學學習社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