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趙聿修紀念中學(校訊)
P. 2

2                校友專訪



       戴麟師兄




        由會計文員到遠東區總裁




               「疫」境自強 心繫母校


          「頭抽師兄」戴麟先生,他不但是本校第一屆畢業
        生,而且從中一級起連續五年擔任領袖生長。戴師兄在
        1986年中七畢業後入讀恒生商學書院,其後工餘自學,先
        後考獲香港、英國和新加坡的會計師資格,並於2002年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戴師兄剛投身社會工作
        時只是一名會計文員,現在卻貴為香港萬美集團遠東區總
        裁。當初只有七人的小規模公司,在他的帶領下發展至今
        擁有三千多名員工的跨國大型企業,他更榮獲香港工業總
        會頒發的香港青年工業家獎,足見其事業上的輝煌成就。
        儘管如此,戴師兄仍不忘回饋母校,在疫情期間跟「頭抽
        同學會」趙中創校的中一同學組織籌集防疫用品,把口罩
        和潔手液等物資捐贈母校。












                   捐贈物資  心繫母校

          今年年初,疫症爆發。戴師兄見證抗疫初期,香港以
        至全球防護物資都嚴重短缺。他擔心若香港出現社區爆
        發,又沒有足夠口罩,將會令所有工作暫停。有見及此,
        他的同事開始從四方八面採購口罩回港,先將這些物資分
        配給公司員工,確保公司運作暢順。當口罩數量開始有盈
        餘,便想到轉贈他人。戴師兄和同事先後將大約幾萬個                                          領袖特質 因時制宜
        口罩分別送給社區醫生和深水埗的慈善機構。他坦言,公
        司口罩充裕,便先送給最有需要的人,這是一件很自然的                                 與此同時,原本做衣架生產、環保包裝等的萬美公
        事。不僅如此,戴師兄還心繫母校,聯絡同屆校友,把防                               司,也開始迅速研發並成立個人防護品部門,公司還配送
        疫用品送到趙中。他表示在這艱難時刻,志同道合的校友                               數十萬個口罩到意大利及歐洲多國。戴校友坦言,在送口
        就會走在一起協助母校。                                             罩幫助別人的時候,已察覺到口罩能變成商機,但也得顧
                                                                及企業的社會責任,作為公司領袖的他,有責任貢獻和回
                                                                饋社會。
                                                                  當時,他得知朋友從世界各地把口罩帶回來,便馬上
                                                                請求友人出讓一些給自己,好讓公司能迅速研發口罩,然
                                                                後供應全球。他笑指這種「有求於人」的技巧是從中學擔
                                                                任領袖生長所學會的技能。此外,趙中校友,有醫生、有
                                                                教授、有生產商,他們在疫情時都拔刀相助,互相鼓勵,
                                                                使戴師兄更了解醫療產品的基本知識。除了口罩外,公司
                                                                還不斷研發其他防護物資,例如消毒口罩機。他指出,這
                                                                些「鍥而不捨」的精神也是在趙中唸書時學會的。他回想
                                                                中學時期,有一天他察覺新建的花槽上沒有花,當時體育
                                                                老師麥Sir著他嘗試在學校附近的河流挖泥,他還主動在住
                                                                處附近收集花草回校填補花槽。戴師兄表示辦法總比困難
                                                                多,不要放棄任何機會,多嘗試就能成功。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