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佛教大雄中學 五十周年校慶特刊
P. 39
ʞ
ɤ
1973-80年的母校 1980年畢業生 մ
吳奎
ϋ
明愛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及部門主管 ࣧ
—留在我記憶中的點滴 ᅅ
त
̊
1973年,透過中學入學考試(俗稱升 誘的好老師。吳文彪老師是我中四、 觀,蘇老師也還是這麼親切地、熱情 ࣧ
中試),我被派往佛教大雄中學升讀 中五的生物科老師,他上課時不用帶 地招呼我們。 ʾ
中一。剛離開小學的我,新校舍的一 任何課本,只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當 ˖
切對我都很有新鮮感—首先是覺得 天的教學重點及筆記,便可滔滔不絕 和我最有緣份的可算是顏君寶老師
中學的校舍十分龐大,其次是老師的 地講課,使我們佩服不已。何仲平老 了。他除了是我中一的中文老師外, 37
英文十分了得。還記得當年的班主任 師教授我高中數學,他竟然從香港 也曾是我校內戲劇比賽的評判老師,
兼英文老師是鄭玉清老師。她一踏進 大學圖書館借了一本數學參考書讓 當時他給我很真切誠懇的評語,使我
課室,就全用英文跟我們說話,差點 我閱讀,得到這位良師的鼓勵,我 明白我的天份所在,不可強求,日後
把我嚇呆,但卻令我對她肅然起敬。 對學習數學不敢怠慢,更在大學畢 我也不打算再在戲劇上發展了。我大
還記得午飯後,在回校的長發街途 業後用工餘時間再修讀與數學有關 學畢業後,跟太太結婚,竟發現顏老
中,有時會遇上鄭老師,她會沿途跟 的學位課程。 師是我太太教書同事兼好友的父親,
我們用廣東話談話,一份親切感又油 這位好友也原來是大雄師姐。之後,
然而生。 那些年,我們在中五時要考中學會 我和顏老師有機會一起往澳洲旅行,
考,成績好的才可升讀預科,到中七 彼此的感情也加深了。他對中國近代
初中時,母校的老師是開拓我眼界, 時要再考大學入學試才可升讀大學。 的國共爭鬥,有切身的體會,對台灣
增加我知識的良師。沈健偉老師是我 會考成績好的中五生,又會四出找名 國民政府有強烈的感情,到身體逐漸
那時的中國歷史老師,他常用生動的 校報讀,希望能更有把握進入大學。 衰老時,也堅持要到台灣走走。顏老
講故事形式來讓我們認識我國有趣的 1978年,當我接到會考成績單時,我 師以九十多歲高齡在2017年仙遊,
歷史,更令我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感到 大嚇一驚,成績竟然十分理想,於是 家人把他生平文章結集成《若狂齋文
自豪。他說過的歷史故事,如龐涓和 我接受好友的建議,拿着成績單往港 集》,我也有幸得到一本作為珍藏,
孫臏的恩恩怨怨、玄武門之變等,現 島名校報名,結果也順利被取錄。九 讓我好好懷念這位良師。
在仍歷歷在目。課餘時,他曾帶我 月一日,我抱着滿腹的喜悅由葵涌往
們十多二十位同學乘巴士參觀他的母 西環上學,每天要從梨木樹的住所乘 四十年前只有港大、中大兩間大學,所
校—羅富國教育學院(即今天港大 巴士轉渡海小輪再步行上山,足足要 以只有少數預科生可以順利進入大學。
醫學院教學大樓),這不單是我第一 用兩小時才到校;回家的路途也是如 但我班所有同學都很用功,主動組織讀
次遠赴香港島參加活動,也是第一次 此漫長。如是者差不多一個多月,我 書小組,互相勉勵學習。我們一些同學
如此近距離觀察港大醫學院,讓我認 已經覺得力竭精疲,加上新學校的老 進了大學,也有入讀理工學院(即現今
識到中學以外的大專院校,令我的學 師教學也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於是 的理工大學),即使未能在應屆入讀大
習目標更宏大。這次參觀真使我印象 便萌生返回自己的母校─佛教大雄 學的同學,部份也會自修重考,向目標
難忘。 中學讀預科的念頭。幸得黃義華校長 進發。現在大家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
的諒解、老師們的愛惜,最後「回收 位置,貢獻社會。人生中每一個際遇、
李相楷老師和吳慧蓮老師都是我的 我」,讓我可以在這溫暖的校園繼續 決定都沒有錯或對,到最後能夠貢獻社
佛學老師。李老師教學很有辦法, 學習。最後,我順利考進了港大。原 會,自我感覺良好,享受自己擁有的生
他會把佛教教義濃縮成精句,背誦 來殊途同歸,在港大內,我又跟在港 活,便是贏家。
後令我可畢生難忘。我還記得十二 島名校做了個多月的中六同學重聚。
緣起:無名緣行,行緣色,色緣名 我在佛教大雄中學的七年,老師的勤
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 預科時教我們生物科的是蘇曼雲老 奮教學、和藹可親,同學間的互相尊
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 師,蘇老師教學嚴謹、認真,課堂 重、互相幫忙、互相學習,都令我難
緣生,生緣老死。吳慧蓮老師則喜 外卻和藹可親。最記得她帶我們全班 忘,記憶中滿載的都是愉快的點滴。
歡用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來解說佛 十多人往海灘看潮蟹等生物,既可學 一晃眼,原來母校建校至今已五十
理,讓我們對出世的佛學有入世的 習,又可旅遊。她的丈夫林超英先生 年,不少校友更是社會的棟樑,實在
理解。 是當時天文臺的高級職員,我們有幸 令人自豪。寄望母校在未來的歲月繼
造訪他們在郝德傑道的高級公務員宿 續發光發熱,校友們能各盡其份,好
鄒華藻老師常與李相楷老師走在一 舍,那裏很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好貢獻社會,創造更美好的香港。
起,他們一高一矮的背影深刻地留在 到她和丈夫入住尖沙咀天文臺長宿舍
我的腦海中,他們都是對學生循循善 時,我們一眾同學當然嚷着要前往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