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校訊2018)
P. 15

校友篇





          行業面臨嚴重員工流失

              「這份工作請人難,員工的流失量大。很多人做了一
          兩年就走了,認為這份工作沒有出路。也有些人害怕與病人
          相處,接受不了他們的一些行為。」鄭師姐帶著一絲感慨
          說道。「但其實病人都有醫生處藥控制病情,不用太怕他
          們。」同時又笑著說:「其實這份工作福利挺好的,朝九晚
          五,還有許多進修機會,長期和短期進修還有不同金額的資
          助。最重要的是工作穩定。」


          最無奈莫過於無能為力
              鄭師姐帶著無奈對我們說:「最難過的是看到病人有
          困難卻無奈幫不了他們。有時病人住在私人的宿舍,在宿舍
          裡受傷也沒人理會,我們與宿舍管理者溝通卻沒任何效果,
          我們也管不到私人宿舍的事。每次看到病人傷口血肉模糊
          就很心痛。」當我們問及師姐這種感覺要如何排解,鄭師姐
          用自我慰藉的語氣說:「每個人自有其際遇,我們已經盡力
          了。」聽得出師姐的心裡那股無奈感仍揮之不去,我也只能
          深深嘆息一聲。

                                   年輕就應多試多做

                                        「人最重要是認清方向,不一
                                   定要升讀大學,可以向興趣專長發
                                   展。」鄭師姐停頓了一下,繼續說
                                   道:「有的人太急功近利,剛工作
                                   就向『錢』看。不是說這樣不對,
                                   只是覺得應該趁年輕想試就去試,
                                    多看看這個世界,多累積一些經
                                    驗。剛畢業就想找到好工作很難,
                                    就像我當初入職也只是一萬月薪,
                                    做人要腳踏實地,耐心積累足夠的
                                    工作經驗。」鄭師姐這番話讓我
                                    受益頗多,趁年輕就得多嘗試不
                                    同東西。

                                         在庇護工場工作便是一場以自
                                    我的心溫暖另一顆心的過程,然而
                                    令人嘆息的是該行人員流失嚴重。
                                    如果沒有人肯幫助他們,那他們那
                                    顆早已因精神疾病折磨而破碎的
                                    心,又可以安放在何處呢?

                                         這次訪問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到
                                    庇護工場與精神病患的情況,也感
                                    受到鄭師姐那顆善良和體諒他人
                                    的心,從一顆心溫暖另一顆心。



                                                         自律承責   兼容互信       1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