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陳瑞祺(喇沙)小學(校訊)
P. 1
2018 - 2019
校 訊 陳瑞祺(喇沙)小學
彩橋 地址:九龍何文田常盛街22號 電話:2711 6278 傳真:2714 0854
電郵:info@cskps.edu.hk 網址:http://www.cskps.edu.hk
校監的話
古永康校監 亦師亦友的喇沙會修士
一九八一年八月的一個下午,我首次踏足新界喇沙中學的校園,應聘做英文科和
地理科教師,想不到這天的受聘鎔鑄了我往後人生的工作生活模式,亦打從那時起,
我與喇沙修士會結下了不解緣。當中的經歷,可謂苦少樂多,而接觸的人和事,多少
年來都印象深刻,留下美好的回憶,亦豐富了我的人生。
那年九月開學後某天,小息時在課室走廊上第一次與校長亞爾豐索修士(Br.
Alphonsus Breen)見面。他穿著潔白的修士長袍,一派長者風範,臉上帶著輕鬆的笑
容,輕快的走上來問:「你就是新來的5C班班主任,那位教英文的古老師嗎?」我率
直的答道:「是的,我還任教中二級的數學和中三級的聖經,但我不是天主徒。」校
長繼續說:「歡迎你來到這裏工作,不是天主徒不要緊,你懂得英文版的路加福音就
可以了,就當是給學生多上一堂英文課吧!」過了半個多月,校長忽然在5C班的課室
門口出現,敲門問道:「我可以進來觀看你的英文課嗎?」我怔了一下,答道:「沒問題。但我今天正給學生進
行英語辯論,並不是一般正規的英文課,可以嗎?」校長說:「那不是更有趣嗎?」一堂課過後,校長說:「你
做得很好,以後照著做就可以了。」他說著便走出課室。這是校長給我的唯一一次觀課,以後隨著來的就是信任
和自由,這是我多年來熱切追求和非常珍惜的一種做事方式。
三百年以來,聖若翰喇沙和一眾修士們有著清晰明確的辦學理念和方向,有教無類,尤其照顧弱勢學童,
不遺餘力。陳瑞祺(喇沙)小學自七十年代創校以來,歷任校長和教師一直堅守這種辦學精神,並以此為傲。我
想:只要我們下定決心,保持自信,勇敢地面對各種挑戰,我校的發展必有更大的空間;就讓我們在迎接快將來
臨的金禧校慶的時刻,祝願學校有更遠大的發展,繼續為社會培育良材!
校長的話
「教育」的意義
鄔淑賢校長
2019年是喇沙修士會的創辦人聖若翰喇沙逝世300周年,全球喇沙學校及教育中心都舉行紀念活動,感恩
300多年前聖若翰喇沙展開了影響深遠的教育事業和教師培育工程。聖若翰喇沙擁有堅定的決心和前瞻的遠見,
為喇沙修士會的教育工作作出了明確的定位—以「信德、熱誠、團體」為依歸,為學生提供人文和基督教育,
並且特別照顧那些貧窮及有需要的學生。
喇沙修士會144年前派遣外籍修士遠道重洋來港辦學,正正就是實踐聖若翰喇沙的
辦學理念。細心想想香港歷史的發展,百多年前的漁港和鄉郊農村,不識字的「文盲」
人數遠比識字的人數多,「教育」的角色不但是消除文盲,還有生活技能的訓練和思
考模式的啟發。到了戰後五十、六十年代的香港,「教育」的責任著重裝備城市勞動人
口,為大量由國家內戰後湧入香港的人口提供教育機會,當時喇沙修士會在香港亦紛紛
開辦了多間中小學。陳瑞祺(喇沙)小學創辦於1973年,是喇沙修士會在香港開辦的5
所中學和3所小學之中最年輕的呢!
香港自1971年開始提供免費教育,由6年、9年至12年免費教育,經歷48年時間,
今天香港人口的識字率已達95.7%,可是,現在聯合國對「文盲」定義為三類人:
1. 不能讀書識字的人;
2. 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包括地圖及常用圖表等的人;
3. 不能使用電腦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
要消除以上第2和3類「功能性文盲」,以應對現今高度智慧型、資訊發達和瞬息萬
變的世界,「教育」的方向除了教導學生社會所需的知識、技術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
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品格和終身學習的態度,令學生成為願意學習、懂得
學習、明辨是非和樂於服務的世界公民。
1